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露三春少,风霜一夜多。
从来有根本,不怕下枝柯。
楚岸枫相属,吴山橘与和。
秋居好相慰,醉色伴吾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面,通过对比春雨与霜冻的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根深叶茂之物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鲜明。
"雨露三春少,风霜一夜多"两句,写出了春天的雨水虽然温润,但总是短暂,而秋天的寒霜却在一夜之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从来有根本, 不怕下枝柯"则是说那些具有坚实根基的事物,即使外部环境发生改变也不畏惧。这里通过植物比喻,表达了一种坚持与不屈的精神态度。
接下来的"楚岸枫相属,吴山橘与和"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其中“枫”指的是枫树,“橘”则是指橘子树。这里通过对枫树和橘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相依相伴之美好的赞赏。
最后两句"秋居好相慰,醉色伴吾酡"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居所中,与朋友共饮酒,以此来抚慰彼此的心灵。这里的“秋居”指的是秋天的住处,“相慰”则是互相安慰之意,而“醉色伴吾酡”中的“醉色”指的是酒色的美好,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风光,而且也展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以及在秋天与朋友相聚共度时光的心境。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虽无才学可人群,偶有诚心与古亲。
兹世几人能永富,此身何恤不终贫。
生无簪绶身宁屈,死有诗书志尚伸。
自匪与君尝素计,斯言何敢易谋人。
直枝难立鸟徘徊,地瘦根孤碍石回。
山野不逢终更老,闾阎无用始为材。
更无匠伯身尝过,祗有幽人眼暂开。
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
浩渺烟波不可名,我来闲自濯尘缨。
久思沧海收身去,安得长舟破浪行。
天阔水云连黯淡,日间鸥鹭自飞鸣。
屈平死后渔人尽,后世凭谁论浊清。
羃羃江城没远烟,暮云归族忽相连。
春江流水出天外,晚渡归舟下日边。
杏萼春深翻浅缬,柳花风远曳晴绵。
无钱买得江头树,输与渔人系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