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

睡起墙阴下药阑,瓦松花白闭柴关。

断年不出僧嫌癖,逐日无机鹤伴闲。

尘土莫寻行止处,烟波长在梦魂间。

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我在墙阴下醒来,药栏边有白色的瓦松花开,柴门紧闭。
多年不外出,连僧人都觉得我古怪,每天与鹤为伴,生活悠闲无事。
不要寻找我的踪迹,尘世的纷扰不再挂念,烟波浩渺常在梦中浮现。
我最终选择撑着小舟,自称为渔翁,梦想在湖中心买下一座山居住。

注释

睡起:醒来。
墙阴下:墙边阴凉处。
药阑:药栏(种植草药的地方)。
瓦松花白:瓦松花开得洁白。
柴关:柴门。
断年:多年。
僧嫌癖:僧人嫌我怪癖。
逐日:每日。
无机:无心机。
鹤伴闲:与鹤相伴,悠闲。
尘土:尘世。
莫寻:不要寻找。
行止处:行踪。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梦魂间:梦中。
终撑:最终撑着。
舴艋:小舟。
渔叟:渔翁。
赊买:梦想购买。
湖心一崦山:湖心的一座小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睡起墙阴下药阑,瓦松花白闭柴关”两句,设置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墙阴之下,是一片安静的空间;药阑旁,可能是诗人栽种了草药,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与世隔绝,只与自然为伴。而“瓦松花白闭柴关”,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瓦上生长的苔藓和白色的松花,都是岁月静好的见证;而闭上的柴门,则是对外界的一种拒斥。

接下来的“断年不出僧嫌癖,逐日无机鹤伴闲”两句,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首先,“断年不出”,说明诗人长时间不愿意踏出家门;“僧嫌癖”,可能是指对世俗的嫌弃或对佛家的向往;“逐日无机鹤伴闲”则明确了诗人每天都在与白鹤为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中间两句“尘土莫寻行止处,烟波长在梦魂间”,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思考。尘世间的事务和烦恼,都不再去追寻;而诗人自己的精神世界,则被美丽的自然景观所占据,即使是在梦中,也能感到那份悠然。

最后,诗人以“终撑舴艋称渔叟,赊买湖心一崦山”作为结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规划和期待。“终撑舴艋”,可能是指最终选择了一个像渔夫一样的生活方式;“称渝叟”,则是在用古代隐逸者的名字来称呼自己。而“赊买湖心一崦山”,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待,希望能在湖心买下一座小山,进一步地实现自己的隐居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展现了一种清新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漫作二首(其一)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漫作二首(其二)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横塘

秋寒洒背入帘霜,凤胫灯清照洞房。

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

风飘乱点更筹转,拍送繁弦曲破长。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