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洲县作(其二)

移任长洲县,辞亲泪满衣。

折腰虽未免,搔首欲何归。

晓白霜华重,晴红栗叶飞。

江头鸥鸟在,应怪不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被调任到长洲县任职,离别亲人时泪水打湿了衣裳。
虽然屈身做官无法避免,但心中却渴望回归田园,不知何处是归宿。
清晨的霜花更显厚重,晴天中栗叶随风飘零。
江边的鸥鸟自在飞翔,它们或许会奇怪我为何如此不问世事,心系故乡。

注释

移任:调动职务。
长洲县: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县。
辞亲:告别亲人。
泪满衣:泪水浸湿了衣服。
折腰:比喻屈身做官。
未免:难以避免。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考或焦虑。
欲何归:想要回到哪里。
晓白:清晨的白霜。
霜华:霜花。
重:浓厚。
晴红:晴天中的红色。
栗叶:栗树的叶子。
飞:飘落。
江头:江边。
鸥鸟:水鸟,如鸥。
忘机:不问世事,超脱世俗。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因仕途变迁而离别亲友时的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移任长洲县,辞亲泪满衣。”表达了诗人因为调动到新的任所而与亲人分别时的悲伤之情,泪水湿透了衣服,显示出离别之痛切。

“折腰虽未免,搔首欲何归。”此句通过身体语言传达了内心的不舍和迷茫。诗人虽然身体还在这里,但心已千回百转,不知如何是好,无处寄托自己的归属感。

“晓白霜华重,晴红栗叶飞。”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突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早晨的霜冻重重,阳光下的枣叶随风飘落,这些景色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变迁。

“江头鸥鸟在,应怪不忘机。”最后一句中,“江头鸥鸟”形象生动,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留恋之情。即使是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小动物,如今也因为能在这里自由翱翔而显得格外珍贵。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对于仕途变迁虽有所不甘,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安排。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赴长洲县作(其五)

移任长洲县,沿流渐入吴。

见碑时下岸,逢店自徵酤。

野庙连荒冢,江禽似画图。

高堂从别后,应梦宿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赴长洲县作(其三)

移任长洲县,孤帆冒雨行。

全家随逆旅,一夜泊江城。

身世漂沦极,功名早晚成。

惟当泥尊酒,得丧任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赴长洲县作(其一)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馀。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赴长洲县作(其四)

移任长洲县,穷秋入水乡。

江涵千顷月,船载一篷霜。

竹密藏鱼市,云疏漏雁行。

故园渐迢递,烟浪白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