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美赪鲤,入河西去时。

三春登玉浪,一日到天池。

垂钓岂容羡,小鳞应莫随。

腹中无匕首,已不助吴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洛河里的红色鲤鱼真美,游向黄河西边的时候。
春天里它跃上清澈的玉浪,一日之间就到了天池边。
垂钓的人怎能不羡慕它的自由,小小的鱼鳞恐怕也难以追随。
它肚子里没有锋利的匕首,已经无法像吴地的鱼儿那样助人一臂之力。

注释

洛水:洛河,古代中国河流。
赪鲤:红色的鲤鱼。
河西:黄河西部。
玉浪:形容清澈的波浪。
天池:这里指湖泊或仙境中的池塘,可能象征皇宫或理想之地。
垂钓:钓鱼。
羡:羡慕。
小鳞:小鱼。
匕首:短剑,这里比喻有力量或影响力。
吴儿:吴地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有力量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鱼》,通过对洛水中赤鲤跃入黄河,历经艰辛最终可能到达天池的描绘,寓言人生旅途的不易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诗人以垂钓者羡慕鲤鱼的角度,表达了对鲤鱼能够逆流而上、追求理想境界的赞赏。同时,通过“腹中无匕首,已不助吴儿”一句,暗示了即使鲤鱼腹中没有武器(暗指才华或助力),它仍然坚持自我,不依赖外物,这种坚韧和独立的性格令人钦佩。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借鱼言志,体现了梅尧臣的诗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前此诸韩来饮独仲连以小儿病不至明日仲连有夜坐见怀之什因成答章

夜与贤豪饮,方闻默坐时。

我斟相乐酒,君咏寄来诗。

莫恨殊喧寂,真缘笃爱慈。

何当因雪兴,过此未应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三)

自古岂无死,贤哉独可悲。

家贫留旅榇,门庆有诸儿。

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

还同羊叔子,罢市见遗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二)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其一)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