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
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
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悼念好友严助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严助突然离世的震惊和哀悼之情。"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回忆了严助往昔在朝廷直庐中的身影,显示出他对国家事务的贡献和作者对其的敬仰。"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惋惜严助去世之早,仿佛他的奏章还未完全呈上,生命就已结束。"无复淮南谕,曾成太史书",暗示严助的智慧和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他的遗志和著作成为永久的遗憾。最后两句"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描绘出诗人面对严助灵柩,心中充满悲痛,无法再向他询问未来的路,只能含泪目送灵车远去。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对严助生前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忽惊南郊信,半夜雪中来。
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
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
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禅衣本坏色,不化洛阳尘。
独有烟霞染,况将山水亲。
西风入关戍,宿雨过城闉。
谁羡飘然迹,吾车亦已巾。
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
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
鹅美冒椒叶,蜜香闻稻花。
岁时风俗美,笑杀异乡槎。
传道零陵守,兹亭暂解装。
分群同雁鹜,几日到潇湘。
班竹思虞舜,赪萍忆楚王。
殷勤吏部句,今亦诵无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