湆澹滩

黑鳌穴地出,噀沫从天下。

春雪跌深潭,惊雷迸铁罅。

回思身所经,险怪几日夜。

老石万片焦,飞湍千里射。

药又窥绿渊,人命轻一诧。

或似鼓太冶,青铜沸将泻。

女娲撒馀砾,顽查搅不化。

念彼既怃然,值兹瓩柯讶。

姮桨起沈舟,凸字捩深窊。

因之误丝发,长与世人谢。

浪怒一何愚,终古不得罢。

有时搏阴飙,寒色惨朱夏。

借言吕梁叟,何时咨閒暇。

余虽愧达人,笑对成一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湆澹滩的壮丽景象和复杂地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诗人以“黑鳌”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湆澹滩的地貌特征,仿佛一条深藏地下的巨鳌,喷吐着水沫,展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感。

接着,诗人运用“春雪跌深潭,惊雷迸铁罅”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湆澹滩的动态美,春雪落入深潭激起涟漪,惊雷在岩石间迸裂,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力量的画面。通过“险怪几日夜”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湆澹滩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难与挑战。

诗中“老石万片焦,飞湍千里射”描绘了湆澹滩的岩石与水流,岩石历经岁月侵蚀,表面焦黑,而水流则如箭矢般飞速奔腾,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诗人通过“药又窥绿渊,人命轻一诧”表达了对湆澹滩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在如此环境中显得微不足道的感慨。

接下来,“或似鼓太冶,青铜沸将泻”一句,诗人将湆澹滩的水流比作沸腾的青铜,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汹涌澎湃。而“女娲撒馀砾,顽查搅不化”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暗示湆澹滩的岩石难以被改变,体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可动摇。

最后,“浪怒一何愚,终古不得罢”表达了对湆澹滩波涛的讽刺,指出其看似愤怒却无能为力的状态,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诗人通过“有时搏阴飙,寒色惨朱夏”描绘了湆澹滩在不同季节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变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湆澹滩的壮丽景色和复杂地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在自然界面前的渺小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武夷道士示予魏王子骞蜕首见紫气

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

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

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

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

道士苦斯役,留函阁高椽。

过客好奇异,启阅请自便。

兹物真仙灵,磊磊黄琅坚。

高顶泥丸宫,紫气犹一弦。

晦明准天时,白黑互纠缠。

胡为黄冠流,示人祸福先。

为予而变易,无乃劳子骞。

玉蕴山色辉,斯理良自然。

形式: 古风

十八日再观潮于党山

秋水自生幻,海若安措手。

惊雷砑雪狮,万首敢先后。

山窥本避濡,俄惊足下吼。

老壁拍波尘,千仞落衣袖。

望穷不见外,潋滟明灭久。

人天俨未消,劫火烧宇宙。

往昔每一凭,恐怖经句昼。

那知迫视怪,其怖应不朽。

岂惟我恐怖,天地亦应有。

景往目既迁,恐怖亦却走。

形式: 古风

萧荷花祠

荷花一夕凋,万里秋无色。

独遗花烈芳,千秋袭陂泽。

扬舲溯大湖,风紧日巳夕。

水鸟习旧栖,戢羽茭菰白。

吊古解维舟,去岸不盈尺。

秉烛褰绣帷,金翘俨宫额。

烛灭飒然中,神爽凛孤魄。

念此芒吻微,奚啻雄虺索。

岂无冶容膏,贞肌以为臛。

念兹不能忘,惆怅至明发。

形式: 古风

送明教往上海

玩雪东门家,天寒雪正下。

繁林积素花,群山映檐瓦。

杯至不得休,语密不可罢。

鸟集池树颠,色暝天欲夜。

顾予同心人,而有太息者。

云我为道谋,安得与君舍。

余为重解疏,敛襟向前谢。

超言虽遣累,离绪难释挂。

驾言春阳初,那得便徂夏。

执手归路中,冲寒为君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