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

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

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前面林中的夏日阵雨停歇,为我带来了凉爽的微风。
一间屋内远离了烦人的暑气,在众多山峦之中尽享清新的景色。
我忘记归家,亲近这野外的溪流,性情上或许与那闲云野鹤相投。
身为闲散的都曹小吏,我更愿意与追求宁静的人为伍。

注释

前林:前面的树林。
夏雨:夏天的雨。
歇:停止。
为我:给我。
生凉风:带来凉爽的风。
一室:一间屋子。
烦暑:烦人的暑热。
外:之外。
众山:众多的山。
清景:清新的景色。
忘归:忘记回家。
亲野水:亲近野外的水流。
适性:符合性情。
许云鸿:或许像云和鸿雁一样自由。
萧散:闲散,无拘无束。
都曹吏:都曹的小官吏,指作者自己。
还将:还希望。
静者:追求宁静的人。
同:在一起。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夏天雨后的清凉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夏日雷雨过后,那阵阵清凉的微风似乎是为诗人而生的,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则透露出诗人在炎热之外,找到了一处清凉的避暑之地。这里的“一室”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是其所在的避暑之所,而“众山清景中”则是他眼中的自然美景,两者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接着,“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他似乎已经忘记了归家的路,只愿意在这片野水旁徘徊,与自然交融。"适性许云鸿"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云间的鸟鸣声中,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自由。

最后,“萧散都曹吏,還將靜者同”则是对那些俗世纷扰的放弃。"萧散"一词用得恰到好处,形容了诗人对于官场、世事的淡然态度,而“还将静者同”则暗示着诗人希望与那些追求内心宁静之人为伍,共同享受这份超然物外的情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避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珍视,以及在喧嚣红尘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

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

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

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郭北寻徐主簿别业

近依城北住,幽远少人知。

积雪行深巷,闲云绕古篱。

竹花冬更发,橙实晚仍垂。

还共岩中鹤,今朝下渌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陪卢中丞闲游山寺

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

林开明见月,万壑静闻钟。

拥烛明山翠,交麾动水容。

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陪卢判官水堂夜宴

暑气当宵尽,裴回坐月前。

静依山堞近,凉入水扉偏。

久是栖林客,初逢佐幕贤。

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