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霜二首(其一)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

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

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

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季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村的霜露之景。"江南雪不到"暗示了南方少雪,而"霜露满山村"则写出霜气弥漫在山野之中,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

"纸被欺毡厚"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纸被在霜露中显得单薄,仿佛被霜欺压,而"茅檐笑瓦温"则通过对比,形象地表现出茅草屋顶与瓦片在霜露中的温暖差异,暗示了山村生活的简朴和人情的温馨。

"何曾凝沼渌"进一步描绘霜冻使得池塘水面不再清澈,"有意隔朝暾"则写出霜气阻隔了早晨的阳光,增添了冬日的沉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宁静冬日的欣赏。

最后两句"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因为无事可做,便选择高卧不出,享受这份与世无争的安逸。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霜雪图,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咏霜二首(其二)

清霜欺客病,乘夜逼窗扉。

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

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

起看庭前草,松筠未觉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

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

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

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过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其一)

独卧绳床已七年,往来殊复少萦缠。

心游幽阙乌飞处,身在中原山尽边。

梁市朝回尘满马,蜀江春近水浮天。

枉将眼界疑心界,不见中宵气浩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