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山隐隐起雷声,细雨丝丝濯旱氛。
何处飞来松上鹤,晚风唳断九天云。
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的景象。"前山隐隐起雷声,细雨丝丝濯旱氛"这两句中,“前山”指的是位于视野前的那片山峦,而“隐隐起雷声”则传达出初春时节,大地复苏之际,那些还未完全醒来的雷鸣,它们在静谧的山谷间回荡,预示着季节更替的动静。"细雨丝丝濯旱氛"中的“细雨”是那春雨,如细线般柔和地降落,润物无声,而“濯旱氛”则形容这细雨如何缓解了干燥之气,为万物带来生机。
接下来的“何处飞来松上鹤,晚风唳断九天云。”则是诗人对远方飞来之仙鹤的描写。“何处”表达出一种神秘感,那鹤究竟从何而来,而“飞来松上”则展示了这鹤选择高洁之地栖息,象征着超凡脱俗。"晚风唳断九天云"中的“晚风”是指日落时分的微风,它轻拂过山间,使得那些高悬在九天之上的云朵也随之被撕裂,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超越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细雨、雷鸣、飞鹤和晚风等景物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层次感悟,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人行秋色里,诗入画图中。
笑指白云顶,猿啼第一峰。
宗门老衲旧仪刑,配字年来老转青。
谁道南能无一物,如今英石尽铜腥。
拂晓匆匆马首东,嫩寒初破酒无功。
自知雾帽清珠湿,少立霜桥脆玉松。
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