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十五首(其十五)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石乱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茅屋剪如帚。

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

叟云司马迁,学道此居久。

屋东大磐石,棋画今尚有。

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

因悲百年内,汲汲成白首。

仙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

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衡山作为真正的宫殿,道士请我饮酒。
我们同坐的是什么人?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者住在山中。
我询问老人他的家在哪里,他告诉我靠近山洞口。
他热情地起身邀请,我们一起缓缓步入森林深处。
云雾深重的小路幽暗,石头间急流声如虎吼。
追寻水源越走越远,茅草屋简陋得像扫帚。
老人煮的茶味道苦涩,野外的琴形制粗糙。
他说他是司马迁,长久以来在此修道。
屋东有一块大磐石,上面的棋局图案至今仍在。
古老的树木遮蔽,清泉从石缝中流淌。
不禁感慨人生短暂,匆匆忙忙就白了头。
虽然仙人难遇,但隐士偶一相见也是幸事。
回忆这一切恍如梦境,可惜没有好手能描绘出来。

注释

真宫:真正的宫殿。
道士:修道之人。
白衣叟:身着白衣的老者。
山洞口:山中的洞穴入口。
殷勤:热情周到。
林薮:森林深处。
云深:云雾深重。
茅屋:简陋的草屋。
司马迁:古代史学家。
棋画:棋局图案。
百年内:一生,指人的寿命。
隐者:隐居的人。
追惟:回想,追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其十五)》,描绘了作者在衡山的一次游历。诗中,作者与一位山中的白衣老者相遇,一同品酒交谈。老者居住在山洞口附近,热情地邀请作者进入深林之中,沿途山路险峻,水流湍急。他们来到一处茅屋,屋内简陋但有古木清泉相伴,老者自述是司马迁的后裔,于此修行已久。

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即使寻访仙人或隐士也难以长久。最后,他回忆这次经历如同梦境,遗憾未能将这美景以画笔记录,表达了对技艺高超画家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和艺术追求的感慨。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孟玉归山阴

淮南雪落云绕戍,王郎鸣鞭猎狐兔。

问君本是山阴人,何不扁舟剡溪去。

人生乐事将无同,知君此心如太空。

只今去踏龙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鉴湖一曲荷花浦,君不归来花有语。

旧宅应添竹几竿,到家不觉秋如许。

十年雪里看淮南,聚米能作淮南山。

筹边妙处须急吐,政是不容修竹閒。

人道长江无六月,日光正射青芦叶。

何以赠君濯炎热,雪即是诗诗是雪。

形式: 古风

乌夜啼

老乌栖栖飞且号,晨来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叶死,犹啄枯枝觅虫蚁。

老乌赋分何其贫,未啼已被邻公嗔。

吁嗟老乌不自知,墙头屋上纷成群。

吴中贵游重鹦鹉,千金远致能言语。

花底红绦郑袖擎,盘中碧果秦宫取。

天生灵物得人怜,过者须来鹦鹉边。

老乌事事无足录,人间犹传夜啼曲。

形式: 乐府曲辞

余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予曰:白石道人且以诗见畀。其词曰:“人间官爵似摴蒱,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予以长句报贶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真祖只在南山南,我欲从之不惮远。

无方煮石何由软,佳名锡我何敢辞。

但愁自此长苦饥,囊中只有转庵诗。

便当掬水三咽之。

形式: 古风

丁巳七月望湖上书事

白天碎碎如拆绵,黑天昧昧如陈玄。

白黑破处青天出,海月飞来光尚湿。

是夜太史奏月蚀,三家各自矜算术。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昼不在夕。

上令御史登吴山,下视海门监月出。

年来历失无人修,三家之说谁为优。

乍如破镜光炯炯,渐若小儿初食饼。

时方下令严禁铜,破镜何为来海东。

天边有饼不可食,闻说饥民满淮北。

是镜是饼且勿论,须臾还我黄金盆。

金盆当空四山静,平波倒浸云天影。

下连八表共此光,上接银河通一冷。

御史归家太史眠,人间不闻钟鼓传。

白石道人呼钓船,一瓢欲酌湖中天。

荷叶摆头君睡去,西风急送敲窗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