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夏日蝉鸣嘈杂,阳光昏暗时分
楼中的音乐再也听不到

注释

噪蝉声:夏日蝉鸣的声音。
乱:嘈杂。
日初曛:阳光昏暗。
弦管楼中:楼上的音乐演奏。
永不闻:再也听不到。
独奈:独自忍受。
愁人:忧郁的人。
数茎发:数着稀疏的头发。
故园:故乡。
秋隔:秋天阻隔。
五湖云:遥远的五湖(泛指远方)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噪蝉声乱日初曛",蝉鸣声在初秋微弱的阳光中显得尤为喧嚣,然而这种自然界的声音却被楼中的弦管声音所掩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在孤独感受的强烈对比。"独奈愁人数茎发",诗人无奈地面对自己的忧伤,而这种忧伤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增加,如同头上的白发一样。"故园秋隔五湖云",故乡的秋天已被五湖的迷雾所隔绝,这不仅是空间上的遥远,更是时间上的距离,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重回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蝉鸣声和弦管之音的对比,以及对头发变白和故乡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楼中怀旧却又无法逃离孤寂感受的情境。这种情感是复杂而深刻的,它不仅体现了个人对于美好过往的无力回忆,更反映了人类对时间流逝无能为力的共同感受。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吴门梦故山

心熟家山梦不迷,孤峰寒绕一条溪。

秋窗觉后情无限,月堕馆娃宫树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李侍御归炭谷山居同宿华严寺

家在青山近玉京,白云红树满归程。

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沙溪馆

翠湿衣襟山满楼,竹间溪水绕床流。

行人莫羡邮亭吏,生向此中今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灵岩寺

馆娃宫伴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

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