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馀芳。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山人初向山中出,还欲归来水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从内容上看,诗人是在赞美某位名叫宫讲先生的人物。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颇具文人情怀的作品。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馀香。"

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宫讲先生诗句的赞美。"句子香"形容诗人的诗作芬芳扑鼻,而"晦庵衣钵有馀香"则是说他的生活环境中也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宫讲先生诗艺的高度赞赏。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这里用到了自然景物来形容人格和情操。"松篁"常象征坚贞不屈,而"参天直"则是说其性格 直率如同参天之松。"杨柳"给人以柔软温顺的感觉,而"庇地长"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对人世的深情厚谊。这两句强调了宫讲先生高尚的情操和坚持的品格。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省与对未来的期待之情。"自恨此身真逆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常伴宫讲先生左右的遗憾,"不知何日更传觞"则是对未来重逢佳人的渴望。

"山人初向山中出,还欲归来水一方。"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山人初向山中出"表明诗人有离世独立的愿望,而"还欲归来水一方"则透露出他对平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宫讲先生个人品质和才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人生、友情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访杨湖州(其一)

一道西江隔水云,夜瞻牛斗共天文。

圣之清必先夫子,仁者勇须今使君。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风月占三分。

锦囊幸许传抄去,预取兰香手自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寿何尚书

雪艇风帆去玉京,故家猿鹤相欢迎。

九天气母壶中足,十月婴儿顶上行。

曾问何修能至此,但云无欲自然成。

夜来梦向山庄立,一炷清香彻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高内翰(其一)

胸次包天烛九垓,正须博大济时材。

朝从碧落抟风角,暮泛灵槎出斗魁。

别墅已将修竹隐,朱门仍向镜湖开。

如今且为苍生起,一取前贤气燄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寿高内翰(其三)

鹤立青松老令威,佳辰山水倍清辉。

曾扶东壁排云出,几跨苍龙带雨飞。

竹簟水风须得意,玉堂春日即催归。

愿公与国为梁栋,千载煌煌照太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