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兴

绿阴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

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问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发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绿荫下的香树上鸟儿在春天歌唱,我与客人相伴,新意盎然。
半树杏花经雨后开始凋零,微微带酸的梅子已结出小小的果实。
每次寻找诗意,我都会变换座位,悠闲地骑着牛回家,不问路途。
虽然精力尚足,还能披戴蓑衣斗笠,别以为我老了,头发如银并非欺人之谈。

注释

绿阴:树荫下的绿色。
芳树:香气四溢的树木。
迁坐:变换位置。
津:渡口,这里指问路。
发如银:形容头发白如银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开篇“绿阴芳树鸟啼春”即刻画出一个生动的春天场景,绿意浓郁的树木间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昭示着春意盎然。紧接着,“与客相携发兴新”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漫步于春光中的喜悦心情,迎接新的开始。

“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细腻地描绘了春天果实的成熟过程。杏花在春雨中稍稍凋零,而梅子的酸味正渐渐转变为甘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寓意着事物随时光变化而逐步成熟。

“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问津”则展示了诗人追求诗意生活的态度。无论是在寻找灵感还是在创作过程中,他总是能够找到合适的状态,不需过多考虑周围环境,悠然自得。

最后,“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发如银”则流露出诗人对年龄增长而体力的坚持和自信。虽然年岁已高,但身体仍旧健朗,头发如同白银一般,这种自嘲中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享受,以及他面对生命流转时保持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兴(其五)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

拙于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

只恁么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

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杂兴(其十)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日杂兴(其四)

吾生身世信天缘,一死何须较后先。

未怕时逢真太岁,或言寿过古稀年。

穷馀禄料齑百瓮,醉负生涯囊一钱。

又见山林春意思,办随芳草落花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杂兴(其九)

花柳村村奈老何,一春门巷断经过。

无绳可系西沈日,有水皆随东逝波。

妄想已空骑鹤梦,劳生亦厌饭牛歌。

正须秉烛游清夜,转眼兰亭旧永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