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学士知湖州

武平天下才,四十滞铅椠。

忽乘使君舟,归榜不可缆。

都门春渐动,柳色绿将暗。

挂帆千里风,水阔江滟滟。

吴兴水精宫,楼阁在寒鉴。

橘柚秋苞繁,乌程春瓮酽。

清谈越客醉,屡舞吴娘艳。

寄诗毋惮频,以慰离居念。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凭借卓越才能平定天下,四十岁却仍在文书工作中停滞。
忽然间登上使君的船,归乡的航程无法挽留。
京城的春天渐渐苏醒,柳树新绿几乎遮蔽了视线。
扬帆千里,面对浩渺江面,波光粼粼。
驶向吴兴的水晶宫,楼阁倒映在寒冷的水面。
秋天橘柚果实累累,吴兴的美酒在春天醇厚浓烈。
清谈中越地的客人沉醉,频繁起舞的吴地女子更显娇艳。
请不要吝啬你的诗篇,多多寄来,以慰藉我这离别的思念。

注释

武平:用武力平定。
滞:停留,停滞。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此处指文书工作。
使君舟:使臣或官员的船只。
都门:京城的城门。
绿将暗:即将变得浓郁。
挂帆:扬帆出航。
滟滟:形容水波荡漾。
水精宫:宫殿名,可能指水晶宫。
乌程:古地名,在今浙江湖州,以产美酒著名。
越客:来自越地的客人。
吴娘:吴地的美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胡学士知湖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胡学士即将赴任湖州的祝贺与期待。首句“武平天下才”赞扬了胡学士的才华横溢,暗示他有治理一方的能力。然而,接下来提到胡学士四十岁仍在从事文书工作,暗示了他的仕途坎坷。

“忽乘使君舟,归榜不可缆”描绘了胡学士突然接到任命,犹如乘坐使者之船,离开京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升迁的喜悦和羡慕。接下来的诗句“都门春渐动,柳色绿将暗”则通过春天景色的变化,寓言胡学士此行将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挂帆千里风,水阔江滟滟”描绘了湖州的壮丽风光,预示着胡学士将面对广阔的水域和美丽的景色。诗人接着描述了湖州的特色——吴兴水精宫的楼阁映照在寒光中的景象,以及当地丰富的橘柚和美酒。

“清谈越客醉,屡舞吴娘艳”展现了湖州人文气息,胡学士在那里可以与文人墨客畅谈,欣赏吴地女子的歌舞之美。最后,诗人鼓励胡学士频繁寄诗给他,以慰藉他在远方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赞美了胡学士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送荥阳魏主簿

卓荦东都子,姓名闻十年。

穷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门。

子足未及阈,我衣惊倒颠。

仆童相视疑,寮吏或不然。

俛首鹄鹤啄,进趋凫雁联。

青衫靴两脚,言色倩以温。

于公门岂少,乃独得公欢。

受知固不易,知士诚尤难。

我思屈童吏,欲辩难以言。

觞豆及嘉节,高堂列群贤。

文章看落笔,论议驰后先。

破石出至宝,决高泻长川。

光晖相磨晻,浩渺肆波澜。

寮吏愧我叹,仆童恪生颜。

我顾寮吏嘻,士岂以此观。

此聊为戏耳,以惊仆童昏。

士欲见其守,视其居贱贫。

欲知其所趋,试以义利干。

我始识其面,已窥其肺肝。

礼有来必往,木瓜报琅玕。

十年思见之,一日舍我还。

何用慰离居,赠子以短篇。

形式: 古风

送唐生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

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

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

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

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

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

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

来学愧道瞢,赠归惭橐贫。

勉之期不止,多穫由力耘。

指家大岭北,重湖浩无垠。

飞雁不可到,书来安得频。

形式: 古风

送徐生之渑池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贤天下称。

吹嘘死灰生气燄,谈笑暖律回严凝。

曾陪樽俎被顾盻,罗列台阁皆名卿。

徐生南国后来秀,得官古县依崤陵。

脚靴手板实卑贱,贤俊未可吏事绳。

携文百篇赴知己,西望未到气已增。

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

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

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

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

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同时并游在者几,旧事欲说无人应。

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

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

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名高场屋已得俊,世有龙门今复登。

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鴳瞻云鹏。

嗟吾笔砚久已格,感激短章因子兴。

形式: 古风

送徐生秀州法曹

一笑暂相从,结交方恨晚。

犹兹簿领困,况尔东南远。

落帆淮口暮,采石江洲暖。

黄鸽可寄书,惟嗟双翅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