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进马寒甚

边云寒色与愁浓,酒味何由入颊红。

眼看飞鸢来堕水,心随去骑欲追风。

亲朋立望千山外,笑语殊思一饷同。

问舍求田吾已决,不于湖海较穷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边云的寒冷颜色增添了深深的忧郁,酒中的醇香如何能使我脸颊泛红。
眼见风筝坠入水中,我的心随离去的马儿渴望追风飞翔。
亲朋好友站在远方的群山之外,笑声和话语虽然相同,思绪却各不相同。
我已经决定寻找住所和田地,不再在江湖中比较困厄与显达。

注释

边云:形容边疆或远处的云彩。
寒色:寒冷的色调。
愁浓:忧愁深重。
酒味:酒的香气。
何由:如何能够。
颊红:脸颊变红。
飞鸢:风筝。
堕水:坠落进水里。
心随去骑:心随疾驰的马儿。
追风:追赶风的速度。
亲朋立望:亲朋好友站立远望。
千山外:遥远的群山之外。
笑语殊思:笑声和话语虽然相同,但内心思绪各异。
问舍求田:询问房屋和田地。
吾已决:我已经决定。
湖海:江湖,指广阔的社会或人生舞台。
穷通:困厄与显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气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愁思与孤独感。"边云寒色与愁浓"一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基调,边塞的云彩蒙上了一层寒冷而又沉重的忧郁色彩,与诗人的心境相映照,愈显深沉。

接下来的"酒味何由入颊红",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找一丝慰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但酒的香醇似乎也无法完全融解心中的冰霜,只能让唇齿间留下一丝红润。

"眼看飞鸢来堕水,心随去骑欲追风。" 这两句通过对鸟儿与骑士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不甘寂寞和向往自由的心情。飞鸢(一种鸟类)落入水中,可能象征着某种困境或现实的无奈,而心随去骑,则是诗人对于那些能够驰骋于广阔天地间的骑士所怀有的向往之情。

"亲朋立望千山外,笑语殊思一饷同。" 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他们虽然相隔遥远,但在内心深处却是相通的。"问舍求田吾已决,不于湖海较穷通。" 最后两句,诗人表明自己已经决定要改变现状,寻找新的生活之地,而不愿再在广阔的湖海之间徒劳比较贫富。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自由和新生的向往。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用之相访忽忆汉孙不得一脉以死用前韵

叩门剥啄涕沾襟,忽忆僧孙病骨侵。

壁上卧龙香线断,柱间题凤墨痕深。

仓皇不瞑思君眼,辗转犹希住世心。

真意自天渠信否,赠篇聊当阁中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石蒙恩召还以病留滞度岁赋此诗道别呈诸同官

三驰旌聘合翻然,万里君恩荷记怜。

肯许老饕同守岁,且因春酒介新年。

风传鹢首五湖浪,雪涨蟆颐一脉泉。

他日堂中元祐脚,只堪诵说学苏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礼殿

雨老苔荒墨色昏,汉人两序姓名存。

六经丝竹升堂后,千古衣冠此地尊。

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

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边州警报

翠围矗矗乱山稠,蜑雨蛮烟冻不收。

赤白囊来逢此岁,青黄谷熟又深秋。

一官忍耻随人后,数口全生敢自谋。

虮虱有心空地上,苍生难答两宫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