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墓作六首(其一)

白头良已矣,子职竟茫然。

负此一抔土,于今四十年。

恤忠馀往典,纪事有新编。

寂寞松楸下,丰碑谁为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修先墓作六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与追思之情。

首句“白头良已矣”,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形象,暗示岁月无情,时光流逝。接着“子职竟茫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尽到孝道,未能在父亲生前尽心照料的深深自责和遗憾。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让人感同身受。

“负此一抔土,于今四十年。”诗人回顾往事,感叹时间的漫长,以及自己未能在父亲去世后及时处理其墓地的愧疚。这一句中的“一抔土”形象地指代了父亲的坟墓,强调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恤忠馀往典,纪事有新编。”这两句提到了对先人忠诚事迹的追忆与记录,表达了对先人美德的敬仰和传承。同时,“新编”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家族历史的整理与记载,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和延续。

最后,“寂寞松楸下,丰碑谁为镌。”诗人站在先人的墓旁,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松树和楸树陪伴着墓地。他感慨无人为先人立碑,表达了对先人被遗忘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希望后人铭记先人功绩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先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家族历史的珍视,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修先墓作六首(其二)

文渊犹藁葬,正则且沈身。

古者无修墓,非言患难人。

报唯存此日,举必念千春。

黾勉从微力,伤哉由也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修先墓作六首(其三)

不辰吾最甚,十二丧慈闱。

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

国忧才隔岁,泉路幸先归。

赐葬仍同穴,丝纶灼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修先墓作六首(其四)

峰西频倚杖,一上一徘徊。

筋力今如此,馀生能几来。

彼苍诚有感,积雨喜全开。

十日松间坐,涛声总是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修先墓作六首(其五)

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