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岩绝顶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

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

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

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维屏的《登黄岩绝顶》,描绘了作者在黄岩山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姊妹石娟娟”,以拟人手法描绘山石秀美,犹如姐妹般柔美;“回看锁碧烟”则写出山势环绕,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接下来,“云深僧梦稳”暗示了山中禅寺的宁静与僧人的安详,而“壁峭客身悬”则描绘了登山者身处险峻峭壁的感受,既有挑战又有冒险的意味。

“舄下走飞瀑”描绘瀑布奔腾而下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磅礴力量;“杖头开洞天”则寓言式地表达了探索未知的豁然开朗。最后两句“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以文殊菩萨的象征和孤独的塔影,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气氛,表现出诗人登顶后的崇高感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展现了黄岩绝顶的雄奇风光以及登山者的内心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1)

张维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 字:子树
  • 号:南山
  • 籍贯: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
  • 生卒年:1780-185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五首(其四)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五首(其三)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粘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五首(其一)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澈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形式: 词牌: 风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