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歌

两仪肇判分三极,乾以直专坤辟翕。

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

道统正传指归趣,仲尼授参参授伋。

风从虎兮云从龙,火就燥兮水流湿。

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

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

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无染习。

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

何须乾鼎炼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

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这首《性理歌》由元代的李道纯所作,是性理学的重要篇章。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与运行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首先,诗开篇即以“两仪肇判分三极”描绘宇宙的初始状态,通过“乾以直专坤辟翕”进一步解释了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接着,“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形象地描述了动静之间的转换与平衡,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动静相生、虚实相依的观念。

随后,诗人引用孔子的传承,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指出“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即通过道德实践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卓越,无需超越世俗等级。接着,通过“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表达了君子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省,以此避免忧虑与困扰。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则强调了实践与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智慧与策略。最后,“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鼓励人们打破固有的认知框架,勇于探索新知,实现自我超越。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无染习”表达了去除杂念、净化心灵的过程,强调了精神修养的必要性。“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则比喻深入理解宇宙真理,如同能将长江水一口吞下,展现了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与追求。

“何须乾鼎炼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则暗示了通过内在修炼,即可达到升华,无需外在的物质手段。最后,“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表达了对原始智慧的追溯与珍视,认为真正的智慧能够洞察宇宙的奥秘,掌握世界的本质。

整体而言,《性理歌》不仅展示了李道纯对于宇宙、人性、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顺应自然、内观自我、追求和谐与超越。

收录诗词(190)

李道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 字:元素
  • 号:清庵
  • 籍贯:湖南都梁(武冈)

相关古诗词

火候歌

欲造玄玄须谨独,谨独工夫机在目。

绝断色尘无毁辱,清虚方寸莹如玉。

极致冲虚守静笃,静中一动阳来复。

初九潜龙须摄伏,进至见龙休太速。

才见乾乾光内烛,或跃在渊时沐浴。

九五飞龙成化育,阳极阴生须退缩。

防微杜渐坤初六,退至直方金并木。

六三不可荣以禄,括囊以后神丹熟。

若逢野战志钤束,阴剥阳绝火候足。

一粒宝珠吞入腹,作个全真仙眷属。

一夫一妇常和睦,三偶三奇时趁逐。

素女青郎一处宿,黑汞赤铅自攒簇。

虚空造就无为屋,这个主人诚不俗。

山岳藏云天地肃,烁烁蟾光照虚谷。

形式: 古风

龙虎歌

真龙真虎原无象,谁为起模传此样。

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

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将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

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

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

忽然迸开顶额门,勘破木金同一母。

高高绝顶天罡推,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

瞬息之间天地交,刹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

云行雨施天下平,运乾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御天,孰知一龙是真主?

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

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

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

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形式: 古风

无一歌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

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

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

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

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

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

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

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

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空窟。

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

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

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形式: 古风

抱一歌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

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

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

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

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神室。

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

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是达卿元有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