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
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
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闲居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大吕和鸿毛的不同,表现了主人公在家中的地位显赫与轻松自如的情形。大吕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仪仗,其“功名重”意味着主人的政治地位崇高;而鸿毛轩冕则是古代车驾上的装饰物,"轻"则表明主人出行时的低调与简朴。诗中的“闲居客愈盛”和“暂出市皆倾”描绘了主人的威望,即便在平日宅邨中也能聚集众多宾朋,而一旦外出,街市间的人们都为之侧目。
"溟海涵容大"通过天然景物的广博来比喻主人心胸的开阔;“龙门谒见荣”则是指主人的才华或功绩得以展现,如同古人在龙门考取功名。最后,“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表现了诗人对于这位主人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所居之地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有才能、受人尊敬且拥有高尚品格的人物形象。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
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
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筇杖携已久,貂褥展犹新。
渐染岷山雪,拂除京国尘。
危扶醉归路,稳称病来身。
赖此斋中物,时如见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