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亭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会稽的山林沟壑真是东南一带的美景,新建的亭台也显得雄伟壮观。
茂密的树林中难以察觉云朵的起落,深深的山谷里常常能听到水流的喧闹声。
这里环境清幽,适合渔夫和樵夫隐居,游客和名门望族也会前来游玩赏景。
我想要在这里题诗,希望能像李白杜甫那样留下传世之作,但我知道才华出众的人并非只有我。

注释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
林壑:山林沟壑。
东南胜:东南地区的优美景色。
新亭:新建的亭子。
壮哉:壮观啊。
树密:树木茂密。
云出没:云彩的起落。
山深:山谷幽深。
水喧豗:水流声嘈杂。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
隐:隐居。
游赏:游览欣赏。
王谢:王导、谢安这样的世家大族。
题诗:题写诗歌。
李杜:李白、杜甫。
风流:杰出的才华。
出群才:超群的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会稽地区东南方的优美林壑景色,新建的亭台显得雄伟壮观。诗人通过“树密不知云出没”和“山深常听水喧豗”,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生动,仿佛渔夫樵子在此隐居也能享受到清幽的氛围。同时,诗人期待能有像王谢那样的名士前来游赏,增添人文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题诗以追忆李白杜甫的豪情,暗示自己的文采虽然不俗,但自谦并非超群出众的才子。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山水风雅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沽亭道中二首(其一)

野亭依柳树,水路出桑林。问俗谁能解?

怀思自不禁。远山归眼小,孤雁入云深。

可笑西京客,持杯学楚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沽亭道中二首(其二)

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

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

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泊瓜洲二首(其一)

晚泊瓜洲渡,秋风九月时。

野烟晴漠漠,江树绿离离。

客思无人会,乡情有雁知。

斐才惭李杜,对景亦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泊瓜洲

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