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燕之东鲁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关西的杨伯起,昔日被誉为贤良。
他出身显赫,四代都有公卿之家,清廉之风流传人间。
夫子在华阴居住,门前对着玉莲池塘。
为何要遍游衡山霍山,如今才乘船归来。
见到你,你的脸色稍有舒展,为你吟唱这首诗篇。
我本是王侯家的士人,误入圣主的殿堂。
离开金华殿后,我在长江边失意落魄。
鲁门东的两位故友,分别已久。
因为你的离去,我不禁泪如泉水涌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送杨燕之东鲁》。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这两句通过提及杨伯起的名声和家族背景,为他加冕尊贵。"关西"指的是函谷关以西,即今陕西省一带;"汉日"则是古时之称,表明杨氏自古以来便有贤能之士。"四代三公族"显示了杨伯起家族的显赫,而"清风播人天"则形象地描绘出他品行高洁,如同清风般影响着周围环境。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这几句诗中,"夫子"指的是杨伯起,"华阴居"可能是他的住处;"开门对玉莲"则形容他家宅的美丽和安静。后两句则写到诗人自己的一段经历,"何事"表达了疑问之意,而"云帆今始还"描绘了一种归来的景象。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这两句是李白对杨伯起的劝慰和自己创作诗歌的情感流露。"君坐稍解颜"表明李白希望杨伯起能够心情舒畅,而"为君歌此篇"则表示这首诗是专门为他而作。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一辞金华殿,蹭蹭长江边。"

这里的"我固侯门士"可能指的是李白自己,他自称是在朝廷中担任某种职位的人物。"谬登圣主筵"则是对自己的谦逊之词,表示自己不配在君王面前献策。而后两句描绘了他辞官离去的场景和心情。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最后几句写的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二子"可能是指杨伯起,而"鲁门东"则是他将要前往的方向或目的地;"别来已经年"表明时间已过去,分别在即。"因君此中去"表示李白是因为送行才来到这里,而"不觉泪如泉"则直接流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杨伯起的赞美、对分别的惆怅和个人的经历,展现出一段深情厚谊的情谊,以及诗人自己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送舍弟

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范山人归泰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郤昂谪巴中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

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