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山川美景与赞颂国政得民心的诗。诗人运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賢能政治家的肯定。
"万峰银雪排天险,千里封沟辟蜀都。"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连绵不断、银装素裹的山脉,以及通过人工开凿而成的壮观工程,将蜀地(今四川地区)与外界隔绝,彰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尽揖渎灵趋几席,始知国相妙规模。" 这里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致描摹,表达了对于国家管理者的敬意和赞赏,他们如同自然界中那些灵动之物一般,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巧思。
"心同典午深衣乐,褊笑荆文纸阁糊。"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体验与文化艺术之美,诗人感受到心灵与古籍典故之间的默契,如同在午后时分穿上一件舒适的衣服,感到无比的惬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书卷和文墨世界的深厚情怀。
"元祐风流如可问,群贤登用是良图。" 最后的两句则是对于历史上的盛世——北宋时期的“元祐更化”(即元祐年间)的赞颂,以及对当时众多贤才得以施展其才华的肯定,这些都是诗人所看重的“良图”,即美好蓝图。
整首诗通过山水之景、国家治理以及文化艺术之美,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