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首(其四)

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

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

平泉花木奇樟桧,辛苦栽培竟属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稀疏的篱笆和矮小的门后,我只求自得其乐。
即使身处国家的小小角落,我也毫不在意,就像鸟儿在巢边不会感到危险。
那些没有食物可供的石头墓穴,豪门大宅有时也会有雀儿来访。
平泉的花草树木奇特,尤其是樟树和桧树,它们辛勤培育,最终会属于谁呢?

注释

旋插:随意插入。
疏篱:稀疏的篱笆。
设:设置。
矮扉:矮小的门。
老子:自指或谦称。
娱嬉:娱乐嬉戏。
国蜗角:比喻国家的微小角落。
嫌小:不在意大小。
巢鸟:鸟儿的巢穴。
危:危险。
石椁:石头做的墓穴。
陈:放置。
鸡絮:供鸡食用的稻草。
朱门:豪门大宅。
雀罗:雀网,比喻豪门招揽人才。
平泉:园林名。
奇樟桧:奇特的樟树和桧树。
栽培:培育。
属谁:属于谁。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物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开篇“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两句,设置了一种简约而不失情趣的隐居场景,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他并不因自己的居所简陋而有所羞涩,更不会因为外界的危险而感到恐惧。反倒是那些生活在豪华门第的人,才会设置雀罗来捕捉小鸟,这无疑是在讽刺那些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精神自由的世人。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和豪门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纯朴自然、宁静致远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诱惑的警觉。

最后,“平泉花木奇樟桧,辛苦栽培竟属谁”则是诗人对自身劳作成果的反思,他在隐居生活中亲手栽培的花木虽然美丽,但最终这些辛勤的付出又是为了谁呢?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问,也是对社会意义和个人欲望的一种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于自然、自由和精神独立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杂兴十首(其八)

诸公衮衮一番新,留得山林著放臣。

鞍破马移它厩去,巢空燕觉主家贫。

甥陪棋局何须客,儿举篮舆不觅人。

膜外浮荣酒中趣,看来二者孰关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杂兴十首(其三)

少喜清谈拙自谋,行年至此复焉求。

归休谁肯争幽谷,贫杀犹堪买沃洲。

笛作曾垂安石泪,扇遮难护彦回羞。

伯阳老去差奸黠,真出函关不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兴十首(其十)

古书舛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瓮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杂兴十首(其九)

回首危途尚可惊,三家村里送馀生。

入无奥主常孤立,归有邻翁可耦耕。

骂坐不闻因耳重,悬车已决觉身轻。

小诗何必诸公诵,自向閒时咏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