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篇

阴山战合胡天黑,汉兵大呼单于北。

边秋日落五原屯,碛火夜连千灶食。

骠骑横戈拂铁衣,悲风黄草白榆飞。

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

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

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

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

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

形式: 古风

鉴赏

《刁斗篇》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的英勇与牺牲。

开篇“阴山战合胡天黑”,以阴山为背景,渲染出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敌对双方的激烈交锋。接着“汉兵大呼单于北”,展现了汉军的勇猛和气势,与北方敌人的对抗。随后“边秋日落五原屯”,描绘了边塞秋天的景象,夕阳西下,战士们驻扎在五原屯,预示着夜晚即将来临的战斗。

“碛火夜连千灶食”一句,通过描述夜晚战士们围绕篝火进食的情景,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士们的坚韧不拔。接着“骠骑横戈拂铁衣”,描绘了骑兵们横刀立马、披甲前行的英姿,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渡河鸟阵旌旗伏,卧壁龙沙鼓角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士兵们的英勇表现。渡过河流时,鸟阵般的阵型保持稳定,旗帜静默;而卧壁龙沙之地,鼓角之声稀疏,暗示了战斗的激烈与艰难。

“征人马上援枯骨,满地清霜刁斗发”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即使面对枯骨也不退缩,满地清霜中,刁斗(古代行军时用以报时的器具)发出声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战斗的持续。

“朔气遥传瀚海云,寒声乱动轮台月”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边塞战场的凄凉与壮丽,朔风凛冽,云遮瀚海,月光下寒声四起,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掩笳骄雏听垂泣,按剑材官怒指发”描绘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情感与反应,面对敌人,他们愤怒而坚定,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

“宫女琵琶咽逝波,使臣旄节凋幽窟”两句,通过宫廷与外交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痛苦的反思,琵琶声断,使臣远去,透露出战争的无情与深远影响。

最后,“谁能绝漠靖边氛,哀响如今不可闻”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哀叹,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而“六郡少年思转斗,摐金犹忆李将军”则寄托了对英勇将领的怀念和对年轻士兵勇敢精神的赞美,希望他们能够继续战斗,保卫国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壮烈,以及士兵们的英勇与牺牲,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

蓟门昔在烽尘中,匈奴火照西山红。

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

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

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

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

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

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

归来汉苑生春草,见尔论兵散幕迟。

形式: 古风

齐侠行

简书八道发明光,诏徙群豪赴朔方。

神武临轩耽虎视,将军秉钺郁鹰扬。

山东十二诸侯国,海滨五百义士乡。

厌乱齐臣思定伯,殷忧汉使出勤王。

敌骄拟纵田单火,客愤能飞驺衍霜。

彀骑人人白羽箭,民兵处处绿沈枪。

九河寒色旌旗动,岱岳秋阴鼓角长。

各倚少年轻燕颔,曾经遣戍守渔阳。

一匡九合岂受赐,排难解纷不可当。

往岁潢池先陷阵,三时大战银冶场。

功名未致有庄贾,肝胆欲倾无孟尝。

天子只今顾西北,男儿侠骨埋边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赋得金谷园障子

谁将金谷传毫素,座上无人不回顾。

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四壁真看片锦围,中庭如见双鬟度。

移席休临坠妓楼,解衣欲挂沙棠树。

彷佛明妃出塞吟,听来未必梁尘误。

诗成酌我我岂辞,便过三斗无论数。

绿珠安在恰当垆,似留且往势可呼。

意惨昆崙紫䆗窱,色寒沧海红珊瑚。

君家富贵合如此,此时那知有障子。

纵然客散掩空堂,犹闻夜夜春风起。

形式: 古风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嫖姚三疏奏明光,九月王师扫大荒。

不求十万羽林骑,从军但请尚书郎。

看君未是侯门客,草檄论兵一当百。

片言不合径拂衣,坐使元戎气萧索。

汉主临轩送逐臣,褰帷海上及行春。

正逢匹妇衔冤雨,一洒浮尘不污人。

游燕曾携短匕首,袖里虹蜺今在否。

出关若见弃繻生,为余持赠单于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