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三)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

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

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统治国家十五年,死后升天永享千万年。
他的仙驾如同龙镳,通往遥远的仙途,出行的仪仗和礼节都完备无缺。
在阳光照耀下的陵墓外,人们在旧剑前感伤。
在周地南部,还有一位老者,含泪遥望秦地的河山。

注释

享国:统治国家。
升天:死后升天。
千万年:永远。
龙镳:象征龙的马饰,指皇家仪仗。
仙路:通往仙境的道路。
骑吹:骑马的仪仗乐队。
礼容:礼仪和容貌。
日下:阳光下。
初陵:刚刚建成的陵墓。
旧剑:象征过去的宝剑,可能指代逝去的君王。
遗老:年迈的老者。
秦川:古代秦国的土地,这里泛指广阔的中原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所作,名为《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先皇的挽歌。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这四句描绘了文宗皇帝在位十五年的盛世,以及他去世后的神圣与尊贵。"享国十五载"表明文宗皇帝的统治时间,而"升天千万年"则是对其长寿和神圣地位的美好愿望。"龙镳仙路远"寓意着皇帝升入仙界,道路遥远,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骑吹礼容全"则形象地表达了文宗皇帝升天时庄严肃穆的仪式和举止。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

这两句诗转换了语境,从皇帝的升天转向生者对于逝去英灵的怀念之情。"日下初陵外"描述了黄昏时分,太阳落山之际,人们站在新坟前的景象,而"人悲旧剑前"则是对文宗皇帝生前所佩带宝剑的留恋,以及对逝去岁月的哀伤。

"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失落之物的无尽思念。"周南有遗老"指的是那些活在记忆中的长者,而"掩泪望秦川"则是这些老人们面对逝去的一切,含泪仰望着古都秦川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先皇的追思与哀悼,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哀伤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宿游恨不得去因成四韵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

别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

光辉满地上,丝管发舟中。

堤艳菊花露,岛凉松叶风。

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辈黄衣颔亦黄。

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

令徵古事欢生雅,客唤闲人兴任狂。

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凄凉同到故人居,门枕寒流古木疏。

向秀心中嗟栋宇,萧何身后散图书。

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算生涯尚有馀。

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