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花谣

杜陵村人不田穑,入谷经溪复缘壁。

每至南山草木春,即向侯家取金碧。

幽艳凝华春景曙,林夫移得将何处。

蝶惜芳丛送下山,寻断孤香始回去。

豪少居连鳷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

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

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

浇红湿绿千万家,青丝玉轳声哑哑。

形式: 古风

翻译

杜陵村里的人不耕种五谷,穿过山谷沿着溪流又攀岩壁。
每当春天南山草木繁茂,他们就去侯家换取金银财宝。
幽静艳丽的花朵在春光中凝结华彩,园丁不知要将它们移往何处。
蝴蝶爱惜芬芳的花丛,飞下山后才离开,寻找断续的香气才返回。
豪族少年居住在鳷鹊东边,不惜千金买下一株红花。
庭院虽多花却稀疏,未能尽数栽种,花瓣从绿叶间飘落,落在女子纤细的手指上。
在咸阳和长安的亲戚中,无数人用金子购买花朵。
千万户人家用清水浇灌红花绿叶,辘轳转动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注释

杜陵村:杜陵村。
田穑:耕种五谷。
南山:南山。
金碧:金银财宝。
幽艳凝华:幽静艳丽的花朵。
春景曙:春光中。
蝶惜芳丛:蝴蝶爱惜花丛。
孤香:断续的香气。
鳷鹊东:豪族少年的居所。
千金:千金之资。
绿娥:女子。
纤指:纤细的手指。
亲戚长安里:亲戚在长安。
买花子:购买花朵的人。
浇红湿绿:浇灌红花绿叶。
青丝玉轳:青丝制成的玉质辘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人们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忙碌的场景。杜陵村的人不务农耕,而是进谷溪、缘壁地探访,可能是在寻找山中珍奇之物。每到南山,春意盎然,他们便向侯家求购金碧(一种精美的玉器或饰品),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幽艳凝华”四字,生动描绘出初春景象的细腻与温柔。林中人得以移身其中,享受这份美好,但又带有一丝哀愁,不知将这种美丽留在何处。蝶恋芳丛,不忍离去,只能送别于山下;而寻找断香的孤独行者,也只是刚开始回头。

接下来的“豪少”两字,描绘了一位富有年轻人,他的住宅连着东方的鳷鹊(传说中的神鸟),他愿意花费千金去购买一株红花。院中虽多,但栽种未果,只落得零星绿叶在纤细的手指间。

咸阳亲戚长安里,人们无限地用黄金去买花草,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浇灌着红色与绿色的植物,每家每户都洋溢着青丝玉轳(一种装饰物)的声响,这些声响交织在一起,如同歌唱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人间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这种追求背后可能隐藏的空虚与无奈。

收录诗词(78)

刘言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绳伎

泰陵遗乐何最珍,綵绳冉冉天仙人。

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

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

两边丸剑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下来一一芙蓉姿,粉薄钿稀态转奇。

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形式: 古风

初下东周赠孟郊

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

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

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

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

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思羁细轻。

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

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

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

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形式: 古风

放萤怨

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

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

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

那将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虫借光影。

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

形式: 古风

苦妇词

地远易骄崇,用刑匪精研。

哀哉苦妇身,夫死百殃缠。

草草催出门,衣堕发披肩。

独随军吏行,当夕余欲迁。

来时已厌生,到此自不全。

临江卧黄砂,二子死在边。

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

有时强为言,祗是尤青天。

稿蓐无一枝,冷气两悬悬。

穷荒夷教卑,骨肉病弃捐。

况非本族音,肌露谁为怜。

事痛感行宾,住得贪程船。

必当负严法,岂有胎孕篇。

游畋复释麛,羔兔尚免鹯。

何处摈逐深,一罪三见颠。

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

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

但勿轻所暗,莫虑无人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