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其二)题于宾客庄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榆树荚和车前草铺满地面,蔷薇花沾着露水从竹篱间探出。
马蹄踏过的地方没有富贵人家的痕迹,即使春天离去,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榆荚:榆树的果实,形似小豆荚。
车前盖地皮:车前草密集地覆盖在地上。
蔷薇:一种蔓藤植物,有美丽的花朵。
蘸水:沾着露水。
笋穿篱:嫩竹新芽穿透竹篱笆。
马蹄:马的蹄子。
朱门:富贵人家的大门。
纵使:即使。
春归:春天离去。

鉴赏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图画。"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两句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界初春时节的景象:榆树和荚菔菜在大地上铺展开来,野蔷薇沿着小溪生长,其间竹笋从木篱中探出头来。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之细致,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田园的生活态度。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疏离和对个人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朱门”通常指的是官宦豪富之家,而“马蹄无入”意味着诗人不愿意踏足于这些权贵之家,哪怕是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也无法改变这种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游城南十六首(其八)赠同游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游城南十六首(其九)赠张十八助教

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