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脱钟山阶级难,却来遮里养残躯。
那知踪迹难遮掩,又见驱驰走使符。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六十五首》中的第三十一首。诗的内容描述了诗人刚刚从繁忙的事务中暂时解脱出来,想要在某个地方休憩养身,却不料自己的行踪难以隐藏,又被差遣去做新的任务。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方脱钟山阶级难",这里的“钟山”可能象征着繁重的事务或责任,诗人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那些琐事的束缚。“阶级难”形象地表达了那份艰难和不易。
"却来遮里养残躯",诗人试图找个安静的地方修养身体,但似乎命运弄人,未能如愿。“遮里”可能是诗人暂居之地,但即使在这里,也无法真正避开外界的牵扯。
"那知踪迹难遮掩",暗示了诗人无论怎样努力隐藏,都无法完全避开别人的关注和差遣,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
"又见驱驰走使符",最后两句再次强调,诗人刚刚逃脱一处,却又接到新的命令,仿佛被驱赶前行,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寓言式地表达了僧人(或隐士)对于无法摆脱世俗纷扰的感慨,以及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叶飘空万木秋,翻思光境急川流。
若人识得其中意,坐断千差向上头。
云开千嶂出,木落一枝分。
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幽禽噪破那伽定,便见文星入寺来。
倒屣门迎开笑面,林泉陡觉起风雷。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