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百鍊镜.辨皇王鉴也

百鍊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鍊铜。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经过无数次锤炼的铜镜,形态非比寻常,制作时考虑的是吉祥和神圣。
在江中心的波浪上,在五月五日正午时分铸造。
加入琼粉和金膏精心打磨,最终化为如秋潭般清澈的水面。
镜子制成后准备献给蓬莱仙宫,扬州的地方官员亲手封缄。
世间的人臣女子不应使用,背面有九五之尊的飞天龙图案。
每个人都称它为天子之镜,我有一句话传给唐太宗。
唐太宗常常以人作为镜子,用来鉴往知来,而非只看容貌。
国家的安危握在他手中,历代王朝的兴衰挂在他的心上。
这才明白天子另有他镜,不是扬州那炼制的铜镜。

注释

百鍊镜:经过多次锤炼的铜镜。
镕范:铸造模具。
非常规:非同寻常的样式。
日辰:日月星辰,象征吉祥。
灵且祇:神圣且吉祥。
琼粉金膏:珍贵的材料,用于装饰或炼镜。
蓬莱宫: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皇宫。
臣妾:臣子和嫔妃,泛指臣民。
九五飞天龙:古代象征帝王的图案,九五之尊代表皇帝。
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
鉴古鉴今:借鉴过去,洞察现在。
四海:代指全国。
百王:历代君主。
治乱:国家的安定与动乱。
别有镜:另有他物作为镜子。
扬州百鍊铜:扬州特产的精炼铜,常用于制作镜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新乐府·百鍊镜》。诗中通过描绘一面由百锻工匠精心打造而成的铜镜,以及这面镜子最终将要献给蓬莱宫的过程,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境界的追求和赞美。

诗人巧妙地借用“百鍊镜”这一器物,象征着最高统治者的智慧和洞察力。镜子的制作过程,以及它能够反射出“秋潭水”的清澈,暗示了理想政治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品质。

诗中“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一句,则通过镜子背后刻画的九五至尊的图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表明这面镜子的名声远扬,连太宗都听说了。

最后,“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一句,揭示了理想统治者的品质,不仅要能够洞察历史和现实,还要有超然的智慧,不被外表蒙蔽。这面镜子虽然精美,但它只是物质的象征,而真正的“天子镜”是指君主的智慧和胸怀。

整个诗篇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领导者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乐府.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

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

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

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

有一征夫年七十,见弄凉州低面泣。

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

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

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

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

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

纵无智力未能收,忍取西凉弄为戏。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阴山道.疾贪虏也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綵。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新乐府.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海蛮闻有明天子,驱犀乘传来万里。

一朝得谒大明宫,欢呼拜舞自论功。

五年驯养始堪献,六译语言方得通。

上嘉人兽俱来远,蛮馆四方犀入苑。

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遰君门深。

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

驯犀生处南方热,秋无白露冬无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局,角骨冻伤鳞甲蹜。

驯犀死,蛮儿啼,向阙再拜颜色低。

奏乞生归本国去,恐身冻死似驯犀。

君不见建中初,驯象生还放林邑。

君不见贞元年末,驯犀冻死蛮儿泣。

所嗟建中异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