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石早归

避暑寓祇园,黎明度远村。

桑麻迷杜曲,鸡犬散桃源。

径草细将合,溪流深不喧。

幽怀未能惬,城郭已朝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在祇园避暑,清晨穿过了远方的村庄。
桑树和麻田模糊了通往小路,像世外桃源般鸡犬相闻。
小径上的草快要长满,溪流静静流淌没有喧闹声。
我内心深处的渴望仍未满足,城市的轮廓已在晨光中显现。

注释

祇园:一个佛教园林,可能指寺庙或隐居之地。
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远村:远处的村庄。
桑麻:桑树和麻田,古代主要农作物。
杜曲:弯曲的小路,乡村小道。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宁静、隐逸之地。
径草:小径上的草。
溪流:小溪流水。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思绪。
城郭:城市城墙。
朝暾:早晨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祇园,避开暑热,漫步在乡村小道上的情景。"黎明度远村"写出了时间之早和行程之悠然。"桑麻迷杜曲"以田园景象入诗,暗示了乡村的宁静与丰饶,"鸡犬散桃源"则借用了桃花源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隐逸、世外桃源般的氛围。

"径草细将合"细致描绘了路边草木生长的态势,显示出自然的生机盎然,而"溪流深不喧"则通过静谧的溪流,传达出环境的清幽。然而,尽管景色优美,诗人的内心并未完全得到满足,"幽怀未能惬"表达了他内心的某种遗憾或期待未尽。

最后,"城郭已朝暾"以日出的景象收尾,既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尘世生活的淡淡怀念,以及对远离喧嚣的向往。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清新自然、寓情于景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避暑寻幽的心境。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至日题江山驿

客里萍蓬愧此身,天涯风俗对兹辰。

云容山意商量雪,梅蕾葭灰漏泄春。

岁晚旅怀元自恶,夜长归梦为谁频。

遥怜儿女团栾处,应念江山飘泊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西园二首(其二)

意得壶觞外,心清杖屦间。

簿书休吏早,花鸟向人闲。

旧隐在何许,倦游殊未还。

天涯赖有此,退食一开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园二首(其一)

清樾才十亩,炎陬别一天。

华堂依怪石,老木插飞烟。

长夏绝无暑,乘风几欲仙。

心閒境自胜,底处觅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西园招陈彦招同饮

稻粱未饱且纷纷,鸿鹄低徊鸡鹜群。

万里归心闽峤月,十年旅梦瘴溪云。

邻谙好事频赊酒,家不全贫肯卖文。

未用天涯叹离索,一尊满意说桑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