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松韵萧骚十里清,入门毛骨冷如冰。

题诗已有丹青笔,悟法应多黑白僧。

风雨祇疑双涧瀑,星辰长认上方灯。

来游不是忘机客,谁到云峰第一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国清寺周边环境的清幽与寺内修行氛围的深邃。首句“松韵萧骚十里清”,通过松树的沙沙声和清风,传达出寺庙所在之地的宁静与辽阔。诗人步入寺门,“毛骨冷如冰”一句,以直观的感受形容心境的清凉,暗示佛法的洗涤作用。

接下来两句“题诗已有丹青笔,悟法应多黑白僧”,暗指寺内僧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艺术才华,丹青笔象征高超的智慧,黑白僧则可能寓意僧侣生活的简单与禅定。诗人借景生情,感叹这里的修行者不仅在文字上有所成就,更在内心深处领悟佛法真谛。

“风雨祇疑双涧瀑,星辰长认上方灯”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风雨声仿佛是山涧瀑布的回响,而上方明亮的灯火则象征着佛光普照,引导着修行者的道路。这两句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国清寺的静谧与神秘。

最后,诗人表明自己并非无欲无求的“忘机客”,而是特意前来此地,意在体验和领悟佛法,表达出对高深佛法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国清寺作为精神追求的重要场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国清寺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3)

章得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峡山飞来寺

澄江诘曲峡中天,远使归时驻画船。

久别忽经星一纪,暂来才见月三弦。

劳生草草真徒尔,陈迹依依亦怆然。

回首越城何处是,山南渺莽祇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无梦归天台

琼台东畔倚岧峣,缥缈烟霞切绛霄。

门外杉松尽颠怪,云中鸡犬自逍遥。

水流玉洞桃花出,风过星坛桂子飘。

蕙帐已空三径在,可怜猿鹤共无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京寺栖禅久,霞城去路长。

江波收积潦,风信促归航。

坐榻新蒲稳,斋盂早稻香。

遥知掩扉处,森斗万峰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僧归护国寺

京尘拂尽一囊轻,归思飘然入杳冥。

五两风高飞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鸟窥禅熟,闻咒潭龙起蛰醒。

他日可容攀社侣,篮舆终待叩松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