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府十首(其三)吊西人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

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

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开篇“河湟父老地”指的是河湟一带的故土与父老之地,人们对于归附明主充满了期待。“将军入空城”则透露出战争后城市的荒废与冷清,而“城下吊黄土”则是对这片土地哀叹,表达了一种无尽的哀伤。最后两句“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表现了诗人对于边疆人民能够安心耕作、年年有好收成的美好愿望。这不仅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这简短的四句话,诗人勾勒出了一个哀艳动人的边塞图景,同时也传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唐乐府十首(其八)昆山

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形式: 乐府曲辞

唐乐府十首(其二)轮者讴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形式: 乐府曲辞

唐乐府十首(其六)祝河水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唐乐府十首(其一)送征夫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