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荆王梦罢已春归,陌上花随暮雨飞。
却唤江船人不识,杜秋红泪满罗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陌上花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描绘荆王梦境结束后春天离去,路边的花朵在傍晚的雨中飘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荆王梦罢已春归",暗示了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变迁,而"陌上花随暮雨飞"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和失落的情绪。
接下来的"却唤江船人不识",通过描写主人公试图唤起船夫的注意,却无人识得他的心情,表达了孤独和被遗忘的无奈。最后以"杜秋红泪满罗衣"作结,借用了杜鹃鸟啼血的形象,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悲痛和泪水,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雨中陌上花落的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哀伤,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娘子歌传乐府悲,当年陌上看芳菲。
曼声更缓何妨缓,莫似东风火急归。
朝云暮雨山头宅,暖日晴风陌上花。
绛幕何妨行缓缓,送春归尽妾还家。
郊外金軿步帐随,道边游女看王妃。
内官走马传书报,陌上花开缓缓归。
沙行水宿几江南,石斗龙求久已谙。
秋水故应旋面目,顺流东望为君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