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衡山看日出用韩韵

峨峨衡岳配朱鸟,帝与作镇炎荒中。

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

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

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

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

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

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

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

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

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

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

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

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

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

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衡山观赏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峨峨衡岳配朱鸟”,以巍峨的衡山与朱鸟(传说中的南方之神)相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壮观的氛围。接着,“帝与作镇炎荒中”则点明衡山作为帝王之镇,守护着炎热的南方大地。

“五峰插天祝融最,突丸谁与争其雄”两句,赞美了衡山五峰直插云霄,其中祝融峰最为雄伟,无人能与其争锋。接下来的“吐吞熛焰屏幽魅,亿千万纪功无穷”描绘了衡山的神秘力量,它能驱散幽暗,保护一方平安,功绩无穷。

“绝顶曾闻见海日,半岭已觉来天风”表现了诗人对衡山之巅的向往,以及在半山腰就能感受到的天风拂面,预示着日出的即将到来。“千盘及冢夜将半,呼吸果与玄关通”则描述了诗人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内心的坚定。

“高台岌嶪碍星斗,扪天捏石身登空”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伸手可触星辰,身体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亲近感。“海木半发白堪掬,明霞几点碎不融”描绘了清晨的森林与霞光,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人言此时日将出,仿佛水底离珠宫”暗示了日出前的宁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海底的珍珠宫殿之中。“须臾一线吐复落,砉然万丈车轮红”生动地描绘了日出的过程,从一线光芒到万丈红日升起,充满了动态美。

“九荒八极荡无翳,照我一寸披丹衷”表达了日出后的光明与温暖,照亮了诗人的心灵。“归瞻神宗仰萧爽,僧衣道客行鞠躬”则是诗人对神灵的敬仰与对修行者的尊重。

“悄然坐对愁四集,名山有约谁能同”流露出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孤独与渴望分享的心情。“明明神君鉴鄙意,此身不向儿女终”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神灵的理解和支持,不愿被世俗所束缚。

最后,“他年五岳倘阅遍,一息尚在叨神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有朝一日能遍游五岳,继续接受神灵的庇佑。“猿呼鹤警寺钟歇,俯视下界方暄昽”描绘了日出后,山间动物的欢声与寺庙钟声的宁静,以及下界逐渐明亮的景象。

“径欲身骑二龙去,御气直到扶桑东”表达了诗人想要乘风破浪,飞越大海,直至东方的日出之地,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思。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辰阳道中

戎溪溪头桃柳春,龙标城畔雨如尘。

山通黔蜀多逢瘴,地雉蛮獠喜遇人。

但听乌啼能堕泪,况看鸳跕更伤神。

功名自昔犹如此,莫为漂零怨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黔阳

黔阳水冷山刺天,千年积瘴生绿烟。

行人暮入不知出,但闻猩猩子规啼耳边。

蛮歌夜深遏云上,和我车前铎铃响。

清时幸少豺虎乱,劳生久绝风云想。

江山故国是耶非,空拟孤帆他夜归。

闻道江乡春雨后,桃花新涨鳜鱼肥。

形式: 古风

江上夜望

推篷失孤鹤,双桨倚兰皋。

云浮江空处,无人月自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黄陵庙(其一)

地老天荒处,千秋帝子心。

人间离最古,竹上泪犹深。

目断珠邱杳,魂归澧浦阴。

至今呜咽水,一十七弦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