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十九)

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声。

居心苟不静,山水是非生。

请看金马门,谁辨浊与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喻,探讨了心境与外界事物的关系。首句“山翠亦有色,溪流亦是声”,描绘了山色翠绿、溪水潺潺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色彩和声音都是客观存在的。接着,“居心苟不静,山水是非生”一句,转而从人的内心角度出发,指出如果人心不宁静,那么即使是美好的山水也会被赋予主观的情感色彩,产生好恶之分。这种观点强调了心境对于感知世界的重要性。

后两句“请看金马门,谁辨浊与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金马门在这里象征着知识的殿堂或道德的高地,而“浊与清”则代表了事物的善恶、真假。诗人通过这一比喻,提出了一种观点: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分辨事物的真伪并非易事,甚至可能因个人立场和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分歧。这不仅是对学人的警示,也是对所有读者的启示,提醒人们在面对世界的多样性时,保持一颗平和、开放的心,避免轻易地对事物下定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引出了关于心境与认知、主观与客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

形骸暂相托,保护尔何为。

一息苟不来,撇之去如遗。

君看捣药人,谁能白昼飞。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一)

日用亦有限,世人重光辉。

心计苦不足,倏忽西日颓。

劳我一生力,营他眼前为。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二)

江海本无波,飙风不停吹。

我心与境接,日夜纷交驰。

若了心境幻,彼此不相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三)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