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宅坊前十字街。桃子花开。杏子花开。
钿头栎子有人猜。恐是铜钗。不是金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街头的生动画面。"光宅坊前十字街"点明了地点,繁华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桃子花开,杏子花开"两句,通过桃花和杏花的盛开,展现了春意盎然的季节特色,同时也暗示了街头的热闹与生机。"钿头栎子有人猜"一句,通过人们的猜测,反映出当时女子首饰的流行和人们的好奇心。"恐是铜钗,不是金钗"则透露出一种猜测与期待,可能是对某位女子身上的钗饰的猜测,也可能是对身份或财富的暗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清代市井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既有春天的美景,又有人情世故的微妙情感,展现出清代社会风俗的一面。毛奇龄作为清代词人,他的作品往往贴近生活,善于捕捉日常细节,这首《一剪梅》(其一)便是如此。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缚竹纤纤似女腰。欲上溪桥。怕上溪桥。
黑云遮住北山坳。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木槲花间乳鹊栖。鹊也能飞。花也能飞。
临行空记草花期。二月当归。三月当归。
一桥低。两桥低。枣树湾头西复西。江深雨欲迷。
早乌啼。晚乌啼。两桨归来乌未栖。相逢半路溪。
双头钗。独头钗。一样金鹅两样排。钗梁起四台。
乌帽来。白帽来。湖就矶头望几回。菖蒲花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