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客苍官会此君,岁寒不减旧精神。
有时品字论交态,各有丰标远袭人。
这首诗名为《三友堂》,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中以"清客"和"苍官"比喻三种朋友,可能指的是竹、松、梅等常被文人墨客赞颂的"岁寒三友"。诗人描述了这些朋友在严寒季节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精神风貌,"岁寒不减旧精神",展现了它们坚韧不屈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品字论交态,各有丰标远袭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三种朋友之间的互动和特性。"品字论交态"暗示他们如同君子之交淡如水,各自独特的风范和气度超越常人,"各有丰标远袭人"表达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三友"的赞美,寓含了对高尚人格和坚贞友谊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修养和自然风骨。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石床久矣卧云林,六十银丝两鬓侵。
海上浮杯心已息,掬溪容我窃棠阴。
雨化仁陶德愈馨,如春物物自生成。
昔年秀水曾观政,却与鄞江一样清。
苍厓险处坦然平,万指曾来此听经。
若谓生公消息远,一声啼鸟共谁听。
池面溶溶水照空,春风花影落青铜。
倚栏拟作机头看,已堕阿师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