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
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江水域壮阔的景象,开篇两句“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通过对西江与洞庭湖水势的描述,展现了江水浩瀚、气势磅礴之美。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用“天上河”这一意象,将现实中的水域延伸至虚幻的境界,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梦幻色彩。
接下来的两句“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这里的“乡信”指的是家书或是关于故乡的情报,而“谁寄去”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渴望,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心意传递给远方亲人的方式。此外,“汀洲燕雁渐来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燕雁是古代书信的象征,这里它们的到来不仅增加了景物描写的层次,也暗示着诗人对家信的期待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景观描绘能力,又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之情。
不详
别梦虽难觉,悲魂最易销。
慇勤淮北岸,乡近去家遥。
倦客惊危路,伤禽绕树枝。
非逢暴公子,不敢涕流离。
江边日暮不胜愁,送客沾衣江上楼。
明月峡添明月照,蛾眉峰似两眉愁。
席上沈香枕,楼中荡子妻。
那堪一夜里,长湿两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