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友人秋夕见寄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夜晚的秋风吹过庭院,谁能理解此刻的心境。
我不再做关于山河的梦,只听见捣衣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我应该追求深刻的道理,何必总是感叹无所成就。
最好邀请高僧一同住宿,共赏海上升起的明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这两句勾勒出一片萧瑟之境,黄昏时分,微风拂过庭院,树叶纷纷而落。这是一种寥寥无几的人在这样静谧的夜晚,能感受到诗人此刻内心的哀愁。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淡然和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关河梦" 通常象征着功名利禄或是远大志向,而今朝夕风中,只剩下了平凡的生活声音,如砧杵之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真理的追求,以及面对未达成愿望时的心态。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是有其存在的道理,不需要过多哀叹。

最后两句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 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与高僧(可能指的是心灵导师或是精神上的寄托)一起观赏那轮生长的海边之月,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秋夕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生活真谛的深刻追问。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

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和蠡泽王去微秀才见寄

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

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

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依韵酬智谦上人见寄

性拙才非逸,同心友亦稀。

风昏秋病眼,霜湿夜吟衣。

莺谷期犹负,兰陔养不违。

吾师惠佳句,胜得楚金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易秀才春日见寄

每恨多流落,吾徒不易亲。

相逢千里客,共醉百花春。

小槛山当面,闲阶柳拂尘。

何时卜西上,明月桂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