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薰风萧萧,黄流浑浑。上无舟与梁,下有鼍与鼋。

劝公无渡河,骇浪□吐吞。

惜君只欲留,何不听妾言。

东趋沧海渚,西极昆仑源。

浩浩无际流,何处招郎魂?公无渡河,为郎载歌。

往者已矣来者多,歌兮歌兮奈若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曹文晦的《公无渡河》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如“薰风”、“黄流”、“鼍”、“鼋”等,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动荡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

“薰风萧萧,黄流浑浑”,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勾勒出一幅风起云涌、江水奔腾的画面,暗示了主人公即将面临的危险。“上无舟与梁,下有鼍与鼋”,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险恶,没有可以依靠的船只或桥梁,下方还有凶猛的鳄鱼潜伏,预示着渡河的艰难与危险。

“劝公无渡河,骇浪□吐吞”,诗人以恳切的语气劝阻主人公不要冒险渡河,因为汹涌的波涛随时可能吞噬一切。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主人公安全的担忧,也蕴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

“惜君只欲留,何不听妾言”,表达了对主人公决定不顾劝告、勇往直前的惋惜之情。诗人似乎在责问,为何不听从身边人的善意提醒,留下或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东趋沧海渚,西极昆仑源。浩浩无际流,何处招郎魂?”诗人通过描述主人公可能前往的遥远地点,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无论是东方的沧海还是西方的昆仑,都是广阔无垠的地方,暗示了主人公可能面临的孤独和绝望。

“公无渡河,为郎载歌。往者已矣来者多,歌兮歌兮奈若何!”最后两句,诗人以歌声寄托哀思,既是对主人公的挽歌,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未来还有更多的人会经历同样的选择和命运,面对生命的流逝,只能以歌声表达无奈和哀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1)

曹文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曹文炳弟。颖悟多识,雅尚萧散。不应征聘。有《新山稿》

  • 字:伯辉
  • 号:新山道人
  • 籍贯:元台州天台

相关古诗词

大堤曲

大堤人家花绕屋,大堤女儿美如玉。

早年不肯习桑麻,日唱花间《大堤曲》。

十五豪家作侍姬,歌声送云双雁飞。

春衫遍□红石竹,云鬓斜□黄蔷薇。

舞倦歌阑三十五,赎身再嫁海商妇。

海商岁岁入南番,空房夜夜相思苦。

东邻女嫁西邻农,夫耕妇织甘苦同。

百年相守无不足,岂识花间《大堤曲》。

形式: 古风

夜织麻行

松灯明,茅屋小,山妻稚子坐团团,长夜缉麻几至晓。

辛勤岂望卒岁衣,阿翁几番催罢机。

输官未足私债急,妾身不掩奚足恤。

念儿辛苦种麻归,依旧悬鹑曝朝日。

松灯灭,茅屋闭,麻尽机空得早眠,门外催租吏声厉。

形式: 古风

少年行

少年不识愁何物,南陌东郊恣游佚。

衰老情怀懒出门,坐对青山遂终日。

向时意气宁愁老,今日方知少年好。

北邙多见白杨风,三山岂有长生草。

君不见西山日,又不见西风树。

晚霞作态不多时,病叶衰红将委地。

回头为语少年人,有酒莫负花间春。

形式: 乐府曲辞

春愁曲二首(其一)

春风吹愁花上来,美人花下银筝哀。

去年花开共春燕,今日花开春梦远。

黄鹂紫燕感时鸣,亦既见止宁无情。

只愁青春不长好,名花易落人易老。

一双胡蝶不知愁,东园花落西园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