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君咏(其二)郭代公

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拥兵抗矫徵,仗节归有德。

纵横负才智,顾盻安社稷。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悽恻。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代公确实英勇超群,学问渊博难以衡量。
他拥有军队对抗命令,手持符节归顺有德之人。
他才智过人,纵横天下,以保国家安宁。
流离失所的经历不要再重演,这让人感到多么悲凉。

注释

代公:指某位具有杰出才能和英勇品质的人物。
英迈:英勇超群。
津涯:学问渊博。
浩难识:难以衡量其深度。
拥兵:掌握军队。
抗矫徵:抗拒不从命令。
仗节:手持象征权力或忠诚的符节。
归有德:归顺有德之士。
纵横:在各个领域自由行动。
负才智:凭借才智。
顾盻:环顾、关注。
安社稷:维护国家稳定。
流落:漂泊流浪。
勿重陈:不要再重复这样的遭遇。
怀哉:感慨万分。
为悽恻:令人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三君咏》(其二)中的部分内容。以下是对这段诗句的鉴赏:

首先,"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表达了对于古代名将郭子仪(被尊称为“郭代公”)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英迈”形容其英勇非凡,而“津涯浩难识”则强调了他的才智和功绩不容易被人完全理解。

接着,"拥兵抗矫徵,仗节归有德" 描述郭子仪在军事上的英勇和节操。"拥兵抗矫徵"展示其在战场上坚守阵地的决心,而“仗节归有德”则强调了他能够保持节操并最终获得美好的名声。

然后,"纵横负才智,顾盻安社稷"进一步描绘郭子仪的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这里的“纵横负才智”指的是他的才能横溢无边,而“顾盻安社稷”则说明他关心国泰民安。

最后,"流落勿重陈,怀哉为悽恻" 表达了诗人对于郭子仪功业的感慨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这里“流落勿重陈”意味着郭子仪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其事迹仍然值得回味。而“怀哉为悽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英雄命运多舛的感伤。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郭子仪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智慧和节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英雄不平凡遇的哀悼。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双六头赋送李参军

有物兮四方故城,六面砥平,白质黑文,花攒星明。

主张尔手谈,决断尔心争,推得失似关乎天命,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思之精,虽邂逅而小比,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无怨败于垂成。

明年傥有一掷分,君不先鸣谁先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见薛大臂鹰作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东平路中遇大水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

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

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平路作三首(其一)

南图适不就,东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