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赛昭亭祠喜雨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

湛湛陈桂樽,坎坎奏鼍鼓。

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

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

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

定作榜歌行,暮投丹湖浦。

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

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

川泽见坡陁,龙蛇蹙鳞膂。

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

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

余知骨相贫,岂敢望冥许。

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

形式: 古风

翻译

还未有潭上的云,只能空望着山中的雨。
清亮的桂木酒杯中盛满,鼍鼓咚咚声起舞曲。
凉风吹过,祝郎翩翩起舞。
别抱怨春天来得晚,只因寒滩阻碍了行程。
何时能引泉水,让绿水漫过沙洲。
不与农夫约定,只与船夫交谈。
定会唱起船歌,傍晚投宿在丹湖岸边。
遥望祠堂草木已失,山岭间烟霞缭绕。
这片土地吞没了东南吴地,延伸到西北楚国。
河流湖泊展现高低起伏,龙蛇般的地形如鳞甲交错。
人们经历兴衰感叹,往事已成为过往。
碑文记录的历史如何验证今日,马车空置在废弃的廊屋。
我知道自己贫穷,不敢奢望冥冥中的应允。
但愿随溪水深入,哪怕洪流滔滔,洗净祭祀之礼。

注释

潭上:水潭之上。
空望:空自眺望。
湛湛:清澈的样子。
坎坎:形容击鼓声。
祝郎:古代对船夫的尊称。
春作迟:春天来得晚。
寒滩:寒冷的河滩。
榜歌:船歌。
丹湖浦:丹湖边的码头。
瞻祠:遥望祠堂。
川泽:河流和湖泊。
冥许:冥冥之中的应允。
彻俎:清洗祭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将行赛昭亭祠喜雨》,描绘了诗人即将前往昭亭祠途中,因喜降春雨而引发的感慨。首联“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写诗人期待已久的雨终于来临,却并未亲眼所见,只能遥望山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湛湛陈桂樽,坎坎奏鼍鼓”描绘出祭祀时的热闹场景,灵风萧瑟,祝郎起舞,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诗人感叹春雨虽迟,却能滋润干旱的沙滩,期待泉水涌出,绿波荡漾。他决定不与农夫约定,而是与舟人交流,预示着行程的启程。在行进中,他欣赏着祠庙周围的景色,感叹其历史的深远和地域的广阔。诗人还提到碑文难以验证现今之事,只有自然景观永恒如故。

最后,诗人以自我调侃结束,表示自己虽然贫穷,但仍希望借水势之大,寓意自己的志向宏大。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

吴均诗语多奇揭,苦倩鸳鸯谢明月。

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

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

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

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

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

形式: 古风

尝正仲所遗拨醅

屈原自著渔父篇,餔糟不及渔父贤。

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

迩来独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谪仙。

谪仙殁后几百年,市楼日沽千万钱。

沉湎岂少当道眠,文字不见空月圆。

吴均之孙何我怜,双壶贮醅持置前。

岂乏阮李诗与瘨,浅饮强对春风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尝惠山泉

吴楚千万山,山泉莫知数。

其以甘味传,几何若饴露。

大禹书不载,陆生品尝著。

昔唯庐谷亚,久与茶经附。

相袭好事人,砂瓶和月注。

持参万钱鼎,岂足调羹助。

彼哉一勺微,唐突为霖澍。

疏浓既不同,物用诚有处。

空林癯面僧,安比侯王趣。

形式: 古风

幽庙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

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脍。

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

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

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

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

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

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