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写碑惠州泮宫屡醉叶御六卫立组学署即事赋柬》。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情回忆与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
首联“白头游兴未能忘,几度西湖上画航”开篇即点明诗人虽已年老,但对往昔在西湖泛舟游玩的情景仍记忆犹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颔联“失路久为狂阮籍,写经仍是懒嵇康”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阮籍和嵇康,阮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嵇康则是魏晋时期的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以他们的狂放不羁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表达诗人虽身处困境,仍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对艺术的热爱。
颈联“宵来泮水添圆月,雨后遥峰近女墙”描绘了一幅夜晚湖面月色如洗,雨后山峰清晰可见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谁道广文官独冷,醉人新酿荔支香”则以反问的形式,回应了外界对于诗人身份的误解,强调了即使在官场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满足,通过品尝新鲜荔枝酒的喜悦,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