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衡山麋明府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

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

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

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这是在描述一个县境,临近潇湘之水,门前的树木覆盖着青苔。
傍晚时分,诗人吟咏公文,时间相对较少,春天的醉意在茂密的树林中蔓延开来。
研磨墨砚时,松香四溢,捧起茶杯,能看见岳山的倒影。
在这个任职之地,应尽情享受,不必再做登天台的美梦。

注释

为县:形容县境。
潇湘:湘江的别称,这里指代江水。
树配苔:树木上长满了青苔。
晚吟:傍晚吟诗。
公籍:公文或公务。
积林:茂密的树林。
涤砚:洗砚台。
松香:松树的香气。
岳影:岳山的倒影。
任官:担任官职。
更莫:不要再。
天台:浙江天台山,常用来象征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篇“为县潇湘水”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环境氛围,潇湘水流经衡山脚下,水声潺潺,为诗中描绘的景象增添了一抹灵动之气。

“门前树配苔”则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种描写,树木与苔藓相互依存,显示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紧接着,“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晚上吟诵着古代贤者的诗书,春天里沉浸于大自然的美好之中,不免也会有几分醉意。

“涤砚松香起”则是对书房生活的一种描绘,诗人在清新的环境中磨砚染墨,准备创作,周围散发着松柏的清新气息。接下来的“擎茶岳影来”,诗人手持一壶清茶,外面山峦的倒影映照在水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逸的氛围。

最后,“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和放弃追求更高地位的决心。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不再有其他的欲望,更不愿意去幻想或追求那些遥远而虚幻的荣誉与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态,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其一)

包含教化剩搜罗,句出东瓯奈峭何。

世路不妨平处少,才人唯是屈声多。

云来岛上便幽石,月到湖心忌白波。

后辈难为措机杼,先生织字得龙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镜湖处士方干二首(其二)

秪拟应星眠越绝,唯将丽什当高勋。

磨砻清浊人难会,织络虚无帝亦闻。

鸟道未知山足雨,渔家已没镜中云。

他时莫为三徵起,门外沙鸥解笑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霍山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

玉殿朝初退,天街一看春。

南山初过雨,北阙净无尘。

夹道夭桃满,连沟御柳新。

苏舒同舜泽,煦妪并尧仁。

佳气浮轩盖,和风袭缙绅。

自兹怜万物,同入发生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