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

悠悠信风帆,杳杳向沧岛。

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

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

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

形式: 古风

翻译

悠长的信风吹动着船帆,向着遥远的沧海岛
商业贸易连接着远方国度,但酿酒却较少涉及东夷地区
思念家乡,书信传递缓慢,看到太阳升起便知清晨已到
听说那里有海中奇花,何必还需种萱草来寄托乡愁

注释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
信风:顺风,这里指信使船只所乘的风。
杳杳:形容遥远或渺茫。
沧岛:指大海中的岛屿。
商通:商业往来。
远国:远方的国家。
酿过:酿造。
东夷:古代对东方部族的统称。
怀乡:怀念家乡。
寄书迟:书信传递慢。
见日知晨早:看到太阳升起就知道是早晨。
海花:可能指海洋中的奇异花卉。
树萱草:古人常以萱草象征母爱或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描绘了友人王司徒乘船出海,前往遥远的海岛监酒税的情景。"悠悠信风帆",以悠长的信风吹动船帆,形象地写出航行的遥远和艰辛,表现出对友人的牵挂。"杳杳向沧岛","杳杳"形容海上的迷茫,"沧岛"则暗示了目的地的辽阔与神秘。

"商通远国多,酿过东夷少",反映了海上贸易的繁荣,但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面临的商业竞争和地域差异。"怀乡寄书迟,见日知晨早",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通过观察日出判断时间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应闻有海花,何必树萱草",寓意深远,意思是说即使身处大海之中,只要能欣赏到海上的美丽花卉,就不必像古人常以种植萱草来寄托思乡之情。这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寓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王平甫拟离骚

识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

兰与蕙兮多薰,搴杂佩兮芳芬。

兰倏往兮蕙随,心俯仰兮徘徊。

与识吴兮吴乐,尝适楚兮楚悦,君何为兮我阔。

麒麟絷兮不驰,凤皇蔽兮挑达。

均莫悲兮别离,怅公子兮何之。

绝大江兮无波,奉赤鲤兮藉荷。

芼莼荇兮陈羹,亲意得兮忘荣。

世反是兮从贵,聊送君兮伤情。

形式: 古风

送王正仲长官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雁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孥,多虞赖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愧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送王正卿寺丞赴睢阳幕

废囿孝王国,离宫天子都。

古今虽且异,文物未尝无。

族有栽槐美,名从得桂殊。

应闻汉丞相,待士倒樽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