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
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
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
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超脱的心情,疏拙可能指的是世俗的纷争或个人能力的不足,但面对这些,诗人选择了逃离,归隐于云雾缭绕的山中。"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则通过鹤和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即便是饥饿的鹤也不愿夜晚飞翔,安睡的龙也嫌弃雷声惊扰,这里的“厌”与“嫌”都传递出一种对干扰的不耐和追求平静的心境。
"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情谊的珍视,无论是贫穷还是成功,都可以用一杯酒来寄托深厚的情感。这里的“关”字有跨越世事的意味,而“一杯”则象征着简朴而真挚的人生态度。
"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建造住所的情景。“商岩”可能指的是商山,即诗人隐居的地点;“版筑”是指用木板或石块堆砌成墙,而“底处有梯媒”则透露了一种对未来、对生活的期待与准备,"梯"暗示着上升和希望,而"媒"字则可能代表了沟通或者桥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同时又不忘尘缘、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四壁空空绝语声,困来终是睡难成。
孤灯要与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
累月故园无信息,几般閒事恼心情。
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閒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天命相逢陆与皮,当年才调两权奇。
朝端未有输忠处,诗外应无用力时。
意古直摩轩昊顶,言微都泄鬼神私。
近来此道中兴也,泉下英魂知不知。
流俗好仙方学道,至人乐道自成仙。
飞升若也由贪欲,紫府还应用诈权。
尘里笙歌千古梦,洞中星斗几家天。
无心便是归真日,姹女河车总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