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同庾侍郎题青龙上方院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

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相见时珍惜傍晚的余晖,一起攀登古老的寺庙。
风烟弥漫中隐藏着深深的遗憾,山水间蕴含着芬芳的情感。
不要急于驾车马返回,留下来欣赏巢中的鹤归巢。

注释

相见:彼此相见。
惜:珍惜。
馀辉:傍晚的余晖。
齐行:一同行走。
古寺:古老的寺庙。
风烟:风和烟雾。
结:凝聚。
远恨:遥远的遗憾。
山水:山水景色。
含:包含。
芳意:美好的情感。
车马:车辆和马匹。
莫:不要。
前归:提前回去。
留看:留下来观看。
巢鹤:巢中的鹤。
至: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开篇“相见惜馀辉”,表达了珍惜与朋友相聚时光的意愿,因为时间匆匆,犹如白昼中的阳光迅速消逝。紧接着,“齐行登古寺”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古老庙宇的情景,通过“登”字传达了一种向上、向高处攀爬的动作感,增添了一份探幽寻秘的意味。

中间两句,“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则是对周遭自然景物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风烟”这一静态的描写,捕捉了春日里那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远方所怀抱的思念。而“山水含芳意”的一句,更是将自然之美与心中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两句,“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则是在表达诗人不愿离去的意愿。面对即将到来的春日景色,以及鸟儿返回其巢穴的情景,诗人希望停下匆忙的脚步,细细品味这一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展现了早春之际的生机与诗人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其二)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其一)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

回灯入绮帐,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

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杂诗

主第辞高饮,石家赴宵会。

金谷走车来,玉人骑马待。

形式: 五言绝句

杂歌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

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

向栩非才徒隐灶,田文有命那关户。

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

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