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满院池月静,捲帘溪雨凉。

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

白鸟上衣桁,青苔生笔床。

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他日能相访,嵩南旧草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被贬离开中枢官署,带着罪名来到下阳任职。
内心充满对君王的眷恋,哪还想得起朝中同僚的行列。
向来钟情于江湖的逍遥,偶然间辅佐这山水之乡。
庭院中池水映月静谧,卷起帘子溪边雨丝带来凉意。
窗前竹影翠绿湿润,案头荷花散发着香气。
白鸟停在晾衣杆上,青苔悄悄长在笔架旁。
几位老友难以再见,一别之后彼此似乎都已淡忘。
怎敢怨恨那些宫门内的显贵,他们本就是那华美官署中的冷漠之人。
年轻时迷失在仕途的进退之间,晚年才领悟到出处行藏的真谛。
将来若有机会重访,定要再到嵩山南面那旧日的草堂。

注释

黜官:被贬官职。
西掖:唐代门下省的别称,代指中枢官署。
待罪:等待处罚,这里是贬谪的意思。
下阳:地名,这里泛指作者被贬之地。
犬马恋: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眷恋。
鹓鹭行:鹓鹭群飞有序,比喻朝官的行列。
江湖意:向往自由、隐逸的生活情趣。
佐:辅佐,此处指任职。
池月:池水中倒映的月亮。
捲帘:卷起门帘。
轩窗:窗户。
案牍:书桌上的文牍,代指公务。
衣桁:晾衣杆。
笔床:放置毛笔的器具,形如床。
数公:几位老朋友。
相忘:相互遗忘,形容分离后疏远。
青琐客:指宫门上装饰着青色连环花纹的宫殿中的官员,代指朝中权贵。
华省郎:华丽官署中的官员,与‘青琐客’同义。
迷进退:对仕途的升迁降职感到迷茫。
晚节:晚年。
嵩南:嵩山之南。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雅士的隐居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被贬官后,自西掖来到下阳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犬马、江湖、山水、池月、溪雨、竹翠、荷花等,都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往昔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通过“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来表达这种情绪。最后,诗人提到早年迷失方向,晚年才有所悟的生活态度,以及期待他日能与故人重逢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宁静,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某个阶段的感悟。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张仪楼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

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

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怀叶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数子皆故人,一时吏宛叶。

经年总不见,书札徒满箧。

斜日半空庭,旋风走梨叶。

去君千里地,言笑何时接。

形式: 古风 押[叶]韵

扬雄草玄台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

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

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