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其二)

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老夫笑把东西玉,竖子难藏上下肓。

酒阵时闻报三捷,诗坛元不费单枪。

夜来梦入清凉国,风月冰人别是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病魔初袭时力量强大,即使是排山倒海般的抵抗也难以抵挡。
我这个老头子笑着面对各种困境,那些年轻人的诡计无处遁形。
时不时有佳酿传来胜利的消息,我在诗的世界里单枪匹马也能取得成就。
夜晚的梦境中我进入了宁静的仙境,那里的风月如冰般清冷,自成一方天地。

注释

病势:病情。
初来:初次来袭。
敌颇强:敌人非常强大。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极大。
老夫:指诗人自己。
东西玉:比喻困境或难题。
竖子:轻蔑称呼,指年轻人。
上下肓:中医术语,意指眼睛看不见的地方,这里比喻对方的弱点。
酒阵:比喻饮酒庆祝胜利。
三捷:多次胜利。
诗坛:诗歌的世界。
元:本来。
费单枪:不需要单独行动就能取得成果。
夜来:夜晚。
梦入:进入梦境。
清凉国:象征宁静、清凉的仙境。
风月冰人:形容风月如冰般清冷。
别是乡:另有一番天地。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因病初愈,喜闻雨水和友人商议秋凉时节游山的诗篇。诗中融合了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疾病刚刚到来时,其力量强劲如同排山倒海般不可阻挡,但即便如此,也显得格外艰难和无奈。

"老夫笑把东西玉,竖子难藏上下肓。" 这两句中,“老夫”自指诗人自己,他在这里以微笑的态度面对困境,将“东西玉”比喻为难以隐藏的真知灼见,显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豁达与智慧。

"酒阵时闻报三捷,诗坛元不费单枪。" 这两句通过“酒阵”和“报三捷”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庆祝胜利的情景。而“诗坛元不费单枪”则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自信满满,不需借助他物即可独树一帜。

"夜来梦入清凉国,风月冰人别是乡。"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夜来梦入清凉国”让人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净化,而“风月冰人别是乡”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向往,这里所谓的“乡”,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地方,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在病愈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其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

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么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六月将晦夜出凝归门

暑里街头可久停,今宵无月也宵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

山轿声声柔橹紧,葛衣眼眼野风清。

五更月出还家了,不早相期作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午过乌东

险尽涂初坦,寒轻日向中。

稻云迟雨碧,荞雪早霜红。

五日再行役,二年三鞠躬。

只言弃官久,却与在官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