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站在灞水边眺望长安城,如同在河阳远望京都的景象。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飞檐翘角,参差不齐的屋脊清晰可辨。
晚霞分散开来像织锦一样美丽,清澈的江水平静如同白绸。
鸣叫的鸟儿覆盖了春天的小岛,各色花卉开满了芬芳的草地。
即将离去长久地停留他乡,心中怀念停止了欢乐的聚会。
美好的时光多么令人惆怅,泪水如雪珠般纷纷落下。
有情感的人都会思念故乡,谁的黑发能不因此变白呢?

注释

灞涘:灞水边。
长安:古都名,这里代指故乡或心系之地。
河阳:地名,代指远离故土的地方。
京县:京都周边的县,此指都城。
白日:灿烂的阳光。
丽:照耀,使……美丽。
飞甍:屋檐两端翘起的部分,这里泛指房屋。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馀霞:晚霞。
散成绮:散开像美丽的丝绸。
澄江:清澈的江水。
静如练:平静得像白绸。
喧鸟:鸣叫的鸟儿。
覆:覆盖。
春洲: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花卉。
芳甸:芳香的田野。
去矣:离去的时候。
方:正,将要。
滞淫:长久停留,滞留。
怀哉:心中怀念。
罢:停止。
佳期:美好的时光。
怅何许:多么令人惆怅。
流霰:流动的雪珠,比喻泪水。
有情:有情感的人。
望乡:思念故乡。
鬒:黑发。
变:变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眺长安,心怀故土之情。开篇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表明诗人站在三山之巅,遥望着远方的都城和京县,流露出深深的乡愁与思念。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一句中,“白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飞甍"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如同飞鸟一般。"参差"意指层次分明,一切景物都清晰可见。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映衬出诗人的心境,虽然远离故乡,却仍能感受到那边美好的回忆。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中,“馀霞”指的是晚霞如织锦一般,“绮”则是细软的丝织品。这两句通过对晚霞和河流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于平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一句中,“喧鸟”指的是鸟儿在树上聚集并鸣叫的声音,“春洲”则是春天的河岸。"杂英"意指各种花卉混生,而“芳甸”则形容鲜艳美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春天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后的“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一句中,“去矣”表达了告别之意,“方滞淫”则形容游乐不尽的状态。"怀哉"是一种感叹词,表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去的愉悦时光感到惆怅与不舍。

末尾的“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一句中,“佳期”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怅何许”则是感叹词,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泪下如流霰"形容诗人不禁潸然泪下,如同冰雹般纷纷扬扬。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回忆无法挽留的悲凉。

最后,“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一句中,“有情”指的是有情之人,即对故土、亲人等持有深情的人。"知望乡"则是理解那些思念家乡的情感。"谁能鬒不变"则表达了即使岁月流转,变化无常,但对于故乡的思念却始终如一。这两句总结了全诗对故土深情厚谊之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不变的情感的坚持。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望三湖诗

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折荷葺寒袂,开镜眄衰容。

海暮腾清气,河关秘栖冲。

烟衡时未歇,芝兰去相从。

形式: 古风

铜雀悲

落日高城上,馀光入穗帷。

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隋王鼓吹曲十首(其四)入朝曲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